吞噬营业收入的最大项目,除了营业成本,就是三大费用,它们分别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指标解析:并不只是生产才需要钱
并不是企业将产品生产出来就可以获取利润,在日常经营中,行政管理、支付贷款利息、给产品打广告都需要钱,这些钱都出自三大费用。
1.1指标概念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供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经费等。
只要是与销售有关的费用,都要计入销售费用中,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信息媒介非常多,即便你的酒香,如果你不说,也没人会知道。所以酒越是香,越要进行宣传来维护品牌。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给管理层发的薪资、打印文件的花费、董事会的会费、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药费、职工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等,凡是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花的钱,都属于管理费。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凡是与融资相关的费用,都计入财务费用。但是各种手续费并不多,财务费用中占比最大的是利息支出。
1.2指标公式
3种费用,可以直接在报表中读取,在以费用为最低级别科目的报表中,不需要我们自己计算三大费用。但如果我们需要了解比费用科目更低级别的会计科目,就需要将更细的分支列出来,进行加总。
销售费用=品牌宣传推广费+销售代理费用及佣金+其他
管理费用=人工与行政费用+财产费用+其他
财务费用=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其他
1.3意义与作用
《卦神演义》中姜子牙下山卖笊篱,可是挑着一担笊篱走了几天,也没卖出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既没有吆喝,也没有写块牌匾,来告诉别人我是卖笊篱的,所以大家都以为他是送货的。可见广告有多么重要。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销售费用像一个黑洞,不断吞噬着营业收入。如果不打广告,商品的推销力度不够,会影响销量;但若加大投入,而收效甚微,这钱基本上就白花了。所以在销售上花钱,风险是极大的,需要超高的营销手段。
报喜鸟年度销售费用达7.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1%;格力电器年度销售费用.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21%。
我们在查看企业营业收入时,还要查看销售费用。当销售费用逐年增加,而营业收入无法达到更快,或同步的增长时,说明企业在销售方面一定出现了问题。企业必须找出是产品自身的问题,是销售方面的问题,或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销售费用多投入一元钱,就能多得到一元钱或更多的回报时,销售费用的投入才是有意义的。当然在企业初创时,销售费用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所以看待销售费用的问题,也要区分企业所处的阶段。
在所有的费用中,沃伦·巴菲特最深恶痛绝的是管理费用,他曾说:“在有些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的10%甚至更多。这相当于对公司业务多抽了1/10的税,不但损害公司盈利,而且毁损企业价值。一家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0%的公司,和一家总部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的公司相比,尽管赚取的营业利润相同,但仅因为总部管理费用开支过大,就会导致投资者遭受9%以上的价值损失。我和芒格这么多年观察发现,公司总部管理费用与公司高业绩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事实上,我们认为,组织机构越简单管理费用越低的公司,越比那些拥有庞大官僚组织的兄弟公司运营效率高得多。我们非常敬佩沃尔玛、钮可钢铁、Dover、GEICO与GoldenWest金融公司这些管理费用极低公司的运营模式。”
削减管理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如杰西·利弗莫尔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一书中提出把信纸翻过来用;美国富国银行的卡尔·雷查特(KarlReichardt)关闭主管专用的餐厅、关闭高级人员专用电梯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财务费用几乎没有任何取巧之处,这是纯粹的正面碰撞。何况损失不可控,各种手续费也不是由企业自己规定的,唯一可以调节的就是利息支出,但是企业需要借款,就必须支付利息。多借多付,少借少付,这方面只能看企业的营运能力了。
2.需要注意的问题:管理费用是企业的“良心”
管理费用过多,直接影响公司的收益,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时,如果不但不收敛,反而增加管理费用,那就不是经济背景的问题了,而是管理层的良心问题。借款过多,利息的高支出会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不过借得多有能力创造利润就没问题,这条线,格雷厄姆给出的标准是,息税前利润要大于利息支出的7倍。
年11月,有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下X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看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至少要先打开利润表看一下,看该公司有没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从年到年年报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到,X公司每股收益非常平稳。但到了年,出现了亏损。三季度每股亏损0.28元,并且亏损有加速趋势。暂且我们默认X公司的其他项目都符合我们筛选股票的标准,主要问题是找到它亏损的原因,是经营出现了问题,还是其他经济环境对它不利。
在年三季度报表中,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2.72亿元,营业总成本高达28.69亿元,大致亏损6亿元。再看营业总成本中的各项成本构成,营业成本8.79亿元,管理费用11.37亿元,销售费用6.94亿元,财务费用0.76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0.3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47亿元,加总后,共28.69亿元。
先来看各项成本对于营业总成本的占比关系,营业成本占30.64%,管理费用占39.63%,财务费用占2.65%,销售费用占24.19%,营业税金及附加与资产减值损失共占2.89%。
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管理费用占到了总成本的39.63%,占比最高的竟然不是营业成本,而是管理费用。也就是元钱的总成本中,有近40元是管理费用。同期数据比较,海螺水泥三季报中显示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5.92%,上海凯宝三个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11.21%,中国石化三个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3.48%,中国石油三个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4.8%。
再进行纵向比较,X公司年至年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基本维持为29%左右,最高达31.03%,最低为28.05%,那么年的39.36%怎么解释呢?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X公司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50.12%,如果它能将管理费用维持为29%的水平,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它还是可以盈利的。
Y公司年年报数据显示,息税前利润为83.88万元,而财务费用却有4.12亿元。什么是息税前利润,就是在未交付当期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格雷厄姆建议,息税前利润最好要大于财务费用的7倍。但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算出,需要支付的财务费用已经是息税前利润的倍了,这表明赚的钱根本无法偿还利息。
3.寻找优质资产: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
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同为乳制品企业,它们的毛利率与成本相似,唯一可比之处便是三大费用。
伊利股份主营业务:农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光明乳业主营业务:生产、开发及销售乳制品和畜牧业业务。
3.1数据对比:三大费用占比营业收入
你或许很难想象,伊利股份后复权的股价与上市首日开盘价差,要比光明乳业高出多倍,同样都是乳制品企业,它们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从6年的数据来看,伊利股份唯一比光明乳业高的是管理费用,但也仅高出2~3个百分点,并且两家乳企的管理费用都很低。
但对比销售费用,伊利股份前4年要低于光明乳业4个百分点,最高时差距近10%。所以从销售能力来看,伊利股份要远远高于光明乳业,这一点点的差别,使得两家乳企高下立判。
虽然财务费用都不高,但年和年伊利股份为负数,不仅利息不需要净流出,还要回收利息;光明乳业的财务费用比还有向上趋势,不过两家乳企的财务费用基本可以忽略,对于营业收入的吞噬并不大。
如果我们要找差距,至少在销售能力上,光明乳业不如伊利股份,虽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但也是原因的一部分。
3.2杜邦分析:费用影响销售净利率下降
我们还是选取同一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同类企业,它们的成本、费用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但也正因为是同类企业,即使只差一点儿,也会在业内放大。
从销售净利率来看,光明乳业近6年一直没有高于3%,但是伊利股份却是从4.83%一路飙升到9.34%。我们都知道销售净利率是用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刚刚我们通过比较得知它们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差不多,但是从销售费用来看伊利股份更低。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生产一样的产品,光明乳业的成本更高。
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销售净利率越高的企业,周转率应当更低,但是伊利股份却相反,不但净利率高,周转率也高,说明伊利股份的营运能力也比光明乳业更强。
权益乘数是企业利用负债经营杠杆的数据,即便伊利股份使用的杠杆相对光明乳业更少,但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比光明乳业更高。
所以综合三大能力来看,伊利股份的经营能力更高一筹。伊利股份更具有为股东赚钱的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差别,也就是股价增速相差多倍的原因吧。
3.3极简市盈率买入法:伊利股份
前期伊利股份的成长,我们没跟上,这没关系,我们还有另一种买法。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当每股股价低于每股流动资产时,是买入优质企业股票的最好时机。
我们都知道伊利股份是优质企业,而年的股价下跌和亏损不是伊利股份自身的问题,或者说虽然它自身存在问题,但不是主要诱因。所以越是优质企业,在这种大背景下跌的情况下,我们越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