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利弗莫尔(JesseLivermore)—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和“最大的空头”、“少年作手”和“华尔街巨熊”,并且有“投机之王”之称;华尔街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主人公。他的投机理念和操盘术,至今还是全世界投机客追捧和模仿的最爱。
生平简介
杰西·利弗莫尔(JesseLivermore)年7月26日—年11月28日),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和“最大的空头”。杰西·利弗莫尔是那个时代最花哨的百万富翁。杰西有一头金黄头发,蓝眼睛,身材瘦削。他不修边幅,西装老是皱巴巴的,领带歪打着。这个英格兰人的后代嘴里总是叼着香烟,一天要抽掉10支哈瓦那雪茄。
在年在股市大崩溃中,他做空赚了一亿美元。他的力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从此后开始走下坡路;直到十年之后他自杀身亡。Livermore是美国历史是最伟大的投机人,他以个人的力量,曾使华尔街战栗和胆寒!他的投机理念和操盘术,一直是全世界投机客追捧和模仿的最爱。《LessonsfromtheGreatestStockTradersofAllTime》(《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Livermore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天赋异禀,初出茅庐
年7月26日,利弗莫尔生于麻省,家境穷困,父亲在新英格兰与天争地,靠务农为生。生活现状不能满足年幼的利弗莫尔,父亲要他辍学,子承父业,才十四岁的他,毅然离家远走高飞。他启程前往波士顿,口袋里只装着母亲给的几块钱。
利弗莫尔在Webber公司找到一份抄黑板的差事,每个星期才领六美元工资。公司雇有行情收报员,行情收报机的股票报价一进来,就得尽快扯开嗓门大喊。利弗莫尔的新工作,是一听到报价喊出,赶紧将数字抄写在大黑板上。他天赋异禀,数字过目不忘,他趁上班之便,记住各种股票的价格和代号。他也开始作笔记,把抄黑板时抄到的数字记下来,里面有一些型态跃然纸上。他在像日记般的笔记簿里记下几千笔价格变动,埋首研读它们,寻找那些特殊的型态。当时利弗莫尔才十五岁,已经十分认真地研究股票型态和价格变化。“在职训练”让他亲眼目睹股市里面的交投活动,以及人们如何参与市场。他注意到,大部分人的行为举止乱无章法,不照一定的规则或既定的计划去做,也不肯下工夫研究股市和它的走势,所以这些人投资股市包赔不赚。
利弗莫尔的第一笔交易,是和朋友一起凑了五美元,买百灵顿(Burlington)的股票,在一家空壳证券商(bucketshop,译注:空壳证券商是指不诚实且未登记的证券经纪商,利用客户的资金,投机性买卖股票和商品,或者接受客户下单买卖,却未透过交易所进行交易)下单买卖。空壳证券商很适合拿小钱去投机,投机客基本上是赌股价下一步往哪里走,这是非常短线的操作。投机客也不必真的拥有股票,才能放手一搏,但万一股价走势对你不利,赔掉10%之后,你会遭到断头的噩运,这等于是实施10%保证金的规定。
利弗莫尔因此养成习惯,在操作生涯的大部分时候,恪遵严格的认赔出场守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累积,他更上一层楼,能在损失不到10%的时候,就断然认赔出场。
投资百灵顿之前,利弗莫尔查了他的笔记簿,看了它最近的交易型态,相信价格一定上涨。他第一次买卖股票,最后分到3.12美元的利润。
十六岁时,利弗莫尔靠交易股票赚到的钱,已经多于他的工资。等到赚进一千美元,他辞掉工作,全心全力在空壳证券商交易股票。由于操作十分成功,有人称他是拼命三郎(TheBoyPlunger)。
利弗莫尔准确率很高,损害到空壳证券商的利润。他二十岁那年,波士顿和纽约两地的空壳证券商都下达禁足令,不准他进场买卖(但他依然来回涉足两地的空壳证券商,如果在某座城市被发现,就跳到另一座城市去操作)。
前往纽约,牛刀小试
利弗莫尔踌躇满志,决定前往纽约,操作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交易的股票,那里是群英荟萃、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带着美元的初始本金。在交易初期,利弗莫尔不断尝到苦头,终于明白操作并非那么容易。他开始分析自己犯下哪些错误,造成亏损,这成了利弗莫尔日后十分重要的成功特质。
利弗莫尔学到的第一个教训,那就是他性子急,老是认为非进场操作不可。往往一时冲动就操作,却很少能够获利。他因为这个错误,付出惨痛的代价;但直到今天,许多交易人还在犯相同的错误。
利弗莫尔并没有在纽约扬名立万。六个月内,不但赔个精光,还向经纪公司告贷美元。他带着这笔钱重新回到空壳证券商捞取赌本。他发现,空壳证券商一向立即报价,纽约则延后报价。他那时的作法,是根据实时报价迅速交易。两天后,他抱着美元回到纽约,并将美元还给经纪公司。
不过回到纽约后,他依旧只能勉强打平,只好最后一次重回空壳证券商。利弗莫尔掩饰身份进场操作,帐户里面的钱很快又增加到一万美元。就在这时,空壳证券商的老板终于又逮到他,永远禁止他进门。
年,股市展开强劲的多头行情,利弗莫尔在纽约操作纽约证交所挂牌的股票,买进北太平洋(Northernacific)公司的股票,一万美元转眼间变成五万美元。接着,他认为股市要短暂回调,于是建立两个空头部位,想不到到手的利润很快全吐了回去。这两笔操作虽然赔钱,但他原来的看法是对的,可惜因为成交量庞大,造成延误,股价一反转,马上就赔钱。这次的经验让利弗莫尔明白,组织化的交易,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空壳证券商实时进行的交易环境,所以必须学习如何适应。
随后不久,利弗莫尔再次赔个精光。利弗莫尔一而再,再而三赔损,这教会他一件事:人必须赔上白花花的银子,才会弄懂市场的运作方式。为了成功,他不到黄河心不死,并且继续从本身的错误和经验中学习。在这个时期,他发现了时间要素。“股票交易的时间要素,是指操作时务必保持耐性,时日一久,一定有所获。这和人生中大部分的努力没有两样。”
它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了解股票是怎么交易的。空壳证券商的时间要素非常短暂且紧迫,因为它们的设立和经营方式,赌博成分比较浓厚。纽约证交所的时间要素,则延迟较多,不是立即成交。另外,在纽约证交所买进股票,真的就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纽约证交所的运作方式和空壳证券商的经营方式,有时间上的差异,所以市场参与者必须对未来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反应,这便需要保持耐性。多年后,耐性成了利弗莫尔的一大特质,好几次操作更因此而大赚特赚。时间要素也证明了:股票投机成功之路,得走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参与者不会一夕致富。
他发现,在股票市场中失去耐性,是一个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经由经验,他学会对自己的判断信之不疑。他用心观察,所以对自己的判断满怀信心,也不会因为市场经常发生的小波动而分心。
年纪轻轻,利弗莫尔已经创下多项纪录。十五岁那年,他赚到第一个一千美元。不到二十一岁,赚进第一个一万美元。帐户里的资金,曾经上升到五万美元,两天后,又全部还给了市场。他尝尽市场上的酸甜苦辣,却依然锲而不舍,因为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将靠市场过生活。
“解读市场目前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而非尝试去预测它将来会做出什么事。”
利弗莫尔把事前研判市场动向的行为,定义为赌博,尤其研判市场将往哪里走,是很难做到的事,而且他发现机率对散户交易人不利。他把投机定义为能够保持耐性,而且只在市场状况发出适合投机的讯号时才有所动作。他很早就不断学习超群出众所需的新技能,也严以律己、坚持不懈,时时改进本身的操作守则。
这时的利弗莫尔,还称不上是专家。他听信别人所说的话和他们所谓的小道消息,他的操作次数也太过频繁。他犯下的另一个错误,是太早获利了结,尤其是在多头市场中。这段时期,他也发现大盘的重要性,认清和了解市场整体的表现,以及大盘如何影响大部分的股票,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必须学习如何解读市场目前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而不是尝试去预测它将来会做出什么事。
日积月累,他的策略开始开花结果,到了30岁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他发展出了“试探性操作策略probingstrategy”。另一个重要策略,则是“金字塔操作策略pyramidingstrategy”。
金字塔操作策略,也是其它所有杰出交易人遵循不悖的重要操作守则,金字塔操作法是指在股票上涨途中加码经营。不妨想象,这套策略在当时听起来多么背离常理,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要买到便宜货,应该逢低承接,而不是愈买愈高才对。利弗莫尔的想法却不同,他认为,最近买进的股票,如果走势证明你是对的,放手买进更多,这个观念会使你得到的报酬锦上添花。做了正确的决定,这件事获得证实,足以证明他应该继续买进更多的股票。锦上添花的效果,会使股票投资利益更上一层楼。
年,市场的上升趋势难以持续,利弗莫尔于是将试探性操作策略和金字塔操作策略用在放空上,随着价格下跌,空头部位的规模愈来愈大。有次他正在亚特兰大休闲,走进一家经纪行去瞄一眼行情,一家特别的公司引起他的注意,这就是联盟太平洋铁路公司。他认为这只股票已经涨到非同寻常的高位,到了非跌不可的时候。他马上卖出股,但股票继续上涨。第二天,他又卖出股,然后匆忙赶回纽约。4月18日,联太铁路公司的股票又创新高,就在这时,圣弗朗西斯科发生地震,城市遭到破坏,铁路也陷入废墟。联太铁路大跳水,不到天黑,利弗莫尔的身价已经升上百万。
年的空头市场初期阶段,他的放空操作获利十分可观。利弗莫尔看准了这次崩盘,10月24日轧平和回补空头部位,一天之内就赚进万美元。
年10月,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家摩根(J.P.Morgan)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到市场,维持市场继续运转不坠,把华尔街从近乎崩溃边缘拯救回来。摩根甚至亲自直接向利弗莫尔致意,请他停止放空。连大名鼎鼎的摩根,也承认利弗莫尔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力量,可见利弗莫尔在华尔街的声名和影响力之一斑。
崭露头角,起起落落
到这个时候,利弗莫尔确实成了华尔街上的知名人物。新富利弗莫尔发现,大钱要靠市场大波动来赚取。他的空头部位在年的股市崩盘大捞一票,因此赢得了“华尔街巨熊”(TheGreatBearofWallStreet)的称号。
在那些赚钱的年头里,利弗莫尔一再表示,“股市分析必须一做再做,永不止息;这是操作成功缺之不可的要素。”
征服股票市场之后,利弗莫尔也挥军直击商品市场。他和当时人称棉花大王的帕西.汤玛斯(PercyThomas)搭上线。不过,此时汤玛斯已经因为几次操作不顺,失去所有的财富。不幸利弗莫尔这时的耳朵是用棉花做,因为他看重汤玛斯以前的操作,仍然被视为棉花界的传奇人物。汤玛斯说服利弗莫尔建立棉花部位。利弗莫尔很快就发现,他的棉花多头部位损失惨重。这次棉花交易,赔掉以前获利交易赚进的几百万美元。
利弗莫尔违反了独自操作,不轻易听信他人之言的守则。他也违背迅速认赔出场的守则,继续死抱赔钱的仓位。这次的经验,令他情绪激昂,为了把钱捞回来,不顾一切拼命操作,结果赔得更惨。利弗莫尔现在深陷债务之中,债权人多达好几位。他意气更为消沉,开始失去信心,而这种心理状态,是股票交易人的杀手。
利弗莫尔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操作才恢复获利。从年到年,市场大致平中带软(年8月到12月中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市场关闭)。这时利弗莫尔已经一文不名,抑郁寡欢,积欠债权人万美元以上。再说,这些平软的年头里,市场也缺乏大好机会。为了让头脑冷静下来,蓄积重回游戏场的实力,年他决定宣告破产。
年,处于战时的市场涨势中,一家经纪商借他五百股,价格不限。六个星期内,他什么事情也没做,只顾着研究市场和观察行情。他注意到,股票会建立起某些标准价位(parlevel)。这个古老的操作原则,其实他在空壳证券商操作时曾经用过。所谓标准价位,是指一支股票站上每股美元或美元等整数数字后,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高。利弗莫尔以98美元的价格买进伯利恒钢铁(BethlehemSteel),看着涨上美元后继续上扬。这笔交易促使他再次遵循自己的操作守则。帐户里的资金一度达到50万美元,年结束时还剩15万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带来了钢铁和石油上的厚利。他准确地预感到战争将带来产业的繁荣,直到战争结束,复员军人造成失业问题时才会出现熊市。年利弗莫尔在股市上涨期间他作多,稍后几个月市场重挫时放空,合计赚进约万美元。
年底,当时非常有名的“泄密案”爆发,传说威尔逊总统即将向德国人提出和平计划,导致许多领先股作头反转。华尔街认为这是利空消息,因为会伤害战时供应物资给外国的经济荣景。利弗莫尔和朋友巴鲁克(Bernardaruch)在市场上放空。国会成立一个委员会,调查泄密案,传唤巴鲁克和利弗莫尔作证。巴鲁克坦承那段期间他的空头部位获利,但坚决表示,绝不是靠预先取得传言中的信息。纽约证交所为此颁订一条新规定,不准依赖泄密信息进行交易。
年4月6日,美国卷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利弗莫尔在市场上多次操作都告捷,开始偿还以前积欠的所有债务。江恩称利弗莫尔是一个有诚信的人,虽然屡屡破产,但一旦恢复元气,即便法律上债务已经清除,他依然开始还债。
财富达到巅峰
利弗莫尔恢复了在华尔街的显赫声誉。
年5月13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华尔街浮夸不实的交易人退场:目前的投机客和以前煽风点火的市场炒手比起来,更像是学生和经济学家。这篇文章特别提到利弗莫尔和巴鲁克,并且进一步点明他们是市场大户,也是华尔街上深具影响力和成功的股票交易人。
利弗莫尔把技巧施展在华尔街,继续赢取利润。就象有人擅长运动,有人适合演戏,利弗莫尔似乎有一种投机的天赋。他敏锐的直觉提醒他哪家公司的股票已处在高位的警戒区域,什么时候可能掉头向下。他变成一头职业化的熊,卖空来发财致富。他战绩良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利弗莫尔以卖空闻名,实际上也因卖空而聚积了大量财富。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早就针对卖空制定了详尽的限制规定,但是利弗摩尔正当强大,就连他即将入市卖空的谣言也会真的引起股价下挫。到了年,利弗莫尔的家当已超过万美元。他拥有豪华的曼哈顿公寓、欧洲别墅、长岛的度假房产、私人专列,还有当时鲜有耳闻的私人座机。
利弗莫尔认为,经验是在市场上继续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他身为华尔街最优秀和最成功交易人之一的声誉与日俱隆。他实现了美国人的梦想,因为遵循本身的操作守则而积金累玉。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市场上的学生,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学习。
利弗莫尔深信,“没人能够精通市场。经验是在市场上继续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大约这个时候,他开始认知到,“发掘市场强大走势中的真正领先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他持续研究领先股如何脱颖而出,并且绽现强劲的涨势。他发现,市场每次发动新的强劲上升趋势,通常会因为浓厚的获利预期心理,而在新的领先行业中,制造出新的领先股。他也发现,同一股群中的若干股票倾向于齐上齐下,以及领先股群倾向于与大盘亦步亦趋。
从年冬到年春,多头市场全力奔驰。利弗莫尔一路作多,获利可观,接着他开始留意市场的头部是否将形成。年夏初,他轧平所有的多头部位,改为逢涨必卖。他看到市场大涨之后,开始出现横向移动的交易型态,一改原来的激升走势。他开始试探性放空。
利弗莫尔在操作之初先建立小部位,如果走势如预期方向进行,就继续加码买进(或者放空)更多的股票,这即是金字塔操作策略。他总是在价格上涨途中,执行逢高摊平操作,而不是下跌时逢低摊平。他会向许多不同的营业员下单,以免行踪被华尔街发现。
年,市场早就发出崩盘在即的许多讯号。那时的领先股已经停止再创新高价,走势迟滞不前,“聪明钱”开始逢高抛售。几乎每个人都用10%的保证金买了股票,而且认为自己早就成了股市专家,逢人就高谈阔论股票经。这种热过头的现象告诉我们:当每一个人都投入股市,就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买盘能将市场推得更高。
年10月市场终于崩盘时,利弗莫尔坐拥几个月来陆续建立的庞大空头仓位,数百万美元的利润应声落袋。许多人因为无力补缴保证金而遭断头,也有不少人从办公大楼跳楼自杀,而利弗莫尔的获利之高,为历年来罕见,他个人的财富峰值超过了1亿美元,要知道当时美国一年财政收入只有42亿美元。事实上,由于以前的“华尔街巨熊”盛名之累,许多人怪罪他造成股市崩盘,更有人因为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扬言取他性命。崩盘后,《纽约时报》甚至刊出一篇文章,标题是《利弗莫尔据称带领一群人狂卖高价证券》。
放空股票,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通常比较困难,因为承受的潜在亏损无限大。股票可以一直涨,但最多只能跌到零。放空操作要成功,也必须用更强的力量去控制你的情绪,而且反应必须更为快速才行,因为价格下跌的驱动力量是恐惧,价格上涨的驱动力量则是希望。由于恐惧激起的反应比希望快,所以必须能够因应市场整体心理面更快的变化。
既富有又出名,利弗莫尔成为众矢之的。报界频频攻讦,称他为滥赌之徒、职业大熊、专事逆市掠夺的强盗。更糟的是他逆市操作却连连得手,加上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使他招致众人更多的嫉妒。
整个20年代,他以卖空敛财。年,他预测到即将发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熊市。9月,他完成了一次劫掠的预演。10月24日,市场出现裂痕;10月29日市场崩塌,财富在升腾的蘑菇云中瓦解、消散。利弗莫尔和其他几个人一直在放空。
股市崩盘后,国会通过《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andExchangeAct),成立证券管理委员会(SEC),希望借全面改革股票交易法规,把稳定和秩序带进市场。纵使如此,利弗莫尔得到的结论是,他不必改变自己的操作守则,因为人性根本不会改变,而左右股票市场最后的力量,正是人性。
巨星陨落,抑郁自杀
尽管拥有足够支持他再过几辈子长寿生活的财富,利弗莫尔却继续留在市场游戏中。不幸的是,他的好时光流走了。虽然曾经赚得巨额财富,终其一生,他却得面对许多私人问题带来的挑战。他历经婚姻不谐、离婚、以及其他家庭问题,心如死灰,形如槁木。
年起,情况完全改变了,他的操作不如从前,因此对自己遭遇的问题更加灰心丧意。就像一些优秀的运动员,一旦到达顶峰,下坡路就快了。总之,他突然变成进入冬眠的大熊。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改变了许多关于卖空的规定,以前这是一场“让买家小心”的游戏,现在却变成“让卖家小心”。
年底,他的一半江山易手。到年,另一半也葬送了,多万在看似稳操胜券的交易中亏掉了。年,他再度声请破产,市场上传称,他失去仅仅五年前赚进的财富。
利弗莫尔开始深陷泥潭。到年,他已酗酒成性。利弗莫尔后来的种种表现,和他如日中天、誉满华尔街时,严以律己的生活风格大相径庭。当年3月,他申请破产保护。他的债务高达多万美元,而财产却只剩下令人诧异的18.4美元。
为了应付难关,他于年出版了一本指导股票交易的书,年3月,利弗莫尔所著《股票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操盘术》(HowtoTradeinStocks)一书出版。但这显然晚了十几年,因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挥之不去,人们对股票市场兴趣索然。当他风头正劲时,可能会卖出几百万册,现在却没有人会喜欢输家。但这本原创性的著作,对所有渴望有所成的交易人,都是必读好书。
新书出版后才几个月,年11月28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房东又来找利弗莫尔逼讨房租。他喝下仅剩的半瓶威士忌,从寓所溜了出来。他在大街上转悠着,望着大街上往来穿梭的豪华汽车,望着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望着街边伸手乞讨的乞丐,他长叹一口气说:“妈的!这世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它永远只属于富人”。
陷入深度抑郁症的利弗莫尔走进一家大旅馆的卫生间,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朝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时年63岁。
(还有一种说法是年11月28日利弗莫尔到达在纽约的雪利-尼德兰宾馆辩认他父亲的尸体。一看到他父亲的尸体,数分钟之后,他就崩溃自杀)
他留下遗书:“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投机之王的一生
从年到年,利弗莫尔积极参与股票操作长达四十八年。这么多年的经验,度过无数次的兴衰起伏、破产、惊人的财富。
在利弗莫尔眼里,股票市场是世界上最巨大、最复杂的挑战。他最渴望和最大的乐趣,是把华尔街的这场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利弗莫尔相信股票投机不只是纯粹的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许多人认为利弗莫尔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股票交易人。艾德温·勒菲佛(EdwinLefevre)出版的投资经典之作《股票作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ofaStockOperator),以小说体的形式,记述利弗莫尔的一生。直到今天,《股票作手回忆录》仍是最多人阅读和极力推荐的投资著作之一。多年来,谈利弗莫尔的其他文章和书籍不胜枚举,这个人传奇性的一生,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是:“华尔街不曾变过。口袋变了,股票变了,华尔街却从来没变,因为人性没变。”这句话点出了心理因素在市场上的重要性。他相信,由于希望、恐惧、贪婪和无知,人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反应方式始终如一,这是无数的股票型态一再重复出现的原因。
利弗莫尔的一生,放荡不羁,遭人嫉恨。也有人称其为赌徒,但他依然是华尔街史上最伟大的证券交易者之一,有“少年作手”、“华尔街巨熊”、“投机之王”等称呼;他的投机理念和操盘术,至今还是全世界投机客追捧和模仿的最爱。
利弗莫尔的经典语录
1、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2、要想在投机中赚到钱,就得买卖一开始就表现出利润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买进或卖出后就出现浮亏的东西说明你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它。
3、绝不要平摊亏损,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原则。
4、在价格进入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之后,它将一直沿着贯穿其整个趋势的特定路线而自动运行。
5、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这样,我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会省很多钱。
6、记住这一点: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必须买进卖出的投机者们正在为你的下一次投机打基础,你会从他们的错误中找到赢利的机会。
7、只要认识到趋势在什么地方出现,顺着潮流驾驭你的投机之舟,就能从中得到好处。不要跟市场争论,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市场争个高低。
8、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都有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称为“关键点”的那个位置,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开始进场交易,在我的操作中,只要我是这样的,总能赚到钱。因为我是在一个趋势刚开始的心理时刻开始交易的,我不用担心亏钱,原因很简单,我恰好是在我个人的原则告诉我立刻采取行动的时候果断进场开始跟进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坐着不动,静观市场按照它的行情发展。我知道,如果我这样做了,市场本身的表现会在恰当的时机给我发出让我获利平仓的信号。
9、我的经验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个趋势的开始点才进场交易,我就绝不会从这个趋势中获取多少利润。
10、“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重大的趋势不会在一天或一个星期就结束,它走完自身的逻辑过程需要时间。重要的是,市场运动的一个很大部分是发生在整个运动过程的最后48小时之内,这段时间是进入市场或退出市场最重要的时机。
11、利用关键点位预测市场运动的时候,要记住,如果价格在超过或跌破某个关键点位后,价格的运动不像它应该表现的那样,这就是个必须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