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位股市老兵十多年的浮沉感悟,现在读起来,字字值千金,我们强烈推荐细读。
我从年入市,至今二十多年。亲历80事件,见证事件,旁观86事件等股市风云变幻;什么59行情,大跌,风里来,雨里去;上证点、点,炮火里洗礼;个股,万科从4元满仓拿到40元,又从40元半仓拿到4元,血腥风雨中成长......
从-年,我投资20W入市:通过一级市场申购新股获利,然后在二级市场把获利亏损,反复循环直到年我依然是20W。从-年,靠全仓投资万科的运气,资产从20W增长到W,获利30倍。
年,我在万科一只股票上亏损W。从-年,万科的亏损让我改弦易辙,转投大消费股,资产创出新高,盘中曾经达到W。年8月之后,我再一次在茅台等酒类股票上亏损掉W。年,好在投资港股,赚了00%,扳回了全部损失;年,又投资美股,再赚00%,资产已经创出历史新高。
我最大的两次亏损,竟然都是发生在我最看好的明星股上。一个是万科,一个是茅台。两次亏损的总额几乎与我全部的获利相当。
我年年写投资总结,思考投资,现在来看,都是在表面进行简单思考,始终没有触及到投资的本质。
当我以巴菲特为师的时候(代表作万科、茅台),感觉是由于运气好,才赚了大钱;当我以李佛摩尔为师的时候(代表作金山、复旦),感觉我生来就应该赚钱,但却不明就里;当我看了索罗斯的几句话(代表作联邦、新华),我豁然开朗,开始触摸到投资的本质。
投资的本质是PE或者PB吗?
一
让我们来PK一下年2月底的比亚迪和深万科:比亚迪,当月收盘价格56.9元,总股本23.5亿,总市值亿;深万科,当月收盘价格6.72元,总股本0亿,总市值亿元。比亚迪的市值,几乎是万科的两倍。
再来看看,两个公司年的盈利:比亚迪上年只赚了5.5亿元,PE为倍;深万科,上年大赚5亿元,PE不到5倍。深万科赚的钱,几乎是比亚迪的30倍。
如果按PE投资,该选择谁,一目了然。
但奇怪的是,巴菲特持有的是贵的比亚迪,而不是买入便宜的万科B。巴菲特要买万科B,太容易了。而且在香港市场上,PE为3—5的地产公司股票一大把,巴菲特并不是因为流动性不足,买不到足够的而不买。
显然,PE不是投资的本质。
再来看看,PB,万科的PB不到,比亚迪的PB超过6。
显然,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和6的区别太大了,完全可以说已经达到质的区别。
二
如果说,比亚迪和万科,还处在不同的行业,估值本来不太好对比的话,那我们来看看茅台吧。公司还是原来的公司,PK茅台的和。
年月8日,贵州茅台收盘84.86元,上年业绩.64元,PE=52倍,很高,但股价却在此基础上,当年上涨到最高元,涨幅接近%,惊人。
年月8日,贵州茅台收盘20.84元,上年业绩2.82元,PE=6倍,中等,但股价却在此基础上,当年下跌到最低22元,跌幅接近50%,同样惊人。
这就奇了怪了,同一个股票代码,原来52倍高PE的时候,股价一年里还能上涨%;而七年之后,PE降低到了6倍,股价反而在年内下跌接近50%!
而且,七年里,每股业绩从.64元增加到4.58元,几乎上涨0倍!股价呢?从年的年末收盘价格元,下跌到年的年末收盘价格28元,几乎腰斩一半!
显然,对于贵州茅台这样同一一个个股来说,PE,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
三
是不是中国股市不成熟?那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股市吧。
特斯拉电动车:年每股亏损,年股价从33.87美元上涨到最高美元,一年之内,上涨幅度接近7倍。公司至今亏损。
再来看看巴菲特的富国银行:年每股业绩大约3.89美元,年年末的收盘价比特斯拉电动车还高,但年从34.8美元只上涨到至今49.29美元,涨幅在美股大牛市的背景下只有区区45%。与特斯拉电动车的7倍相比,情何以堪?
特斯拉亏损,无法计算PE;富国银行盈利,PE只有2倍,并且有明星经理管理。
看来,在美国股市,PE和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
四
再来看SOSME老师是如何做的。
SOSME在港股买的几乎清一色的是垃圾股。联邦制药,是SOSME老师投资的一个重仓股,买入的时候是亏损的。而且至今亏损。
难道SOSME不知道,在港股里民生银行的股价只有7.5元港币(人民币6元),只相当于A股价格的3/4,公司业绩一直增长,年的PE只有4倍。
联邦制药亏损,无法计算PE;民生银行大赚,PE低至4倍。
然而,老师买入的联邦制药已经大涨60%,而民生银行仍然在原地踏步。
我最敬重的——中国价值投资者的典范SOSME老师,并没有迷信地把PE当成投资的本质。
五
转了一大圈,让我们最后来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
欧奈尔:
对于低PE股票的评价:“……人们认为收入型股票比较稳妥,因此只要安稳地持有股票,坐收红利就可以了。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的股价从25美元跳水至2美元;年年初,美国银行从55美元跌至5美元。”
对于高PE股票的评价:“……以上分析表明,如果不想以高于25-50倍的价格买入成长股,那么,你就自动剔除了大多数可供选择的最佳投资机会!(错过美股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大牛股,如微软、思科、苹果、脸谱、亚马逊、谷歌等)”
索罗斯:
“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
投资的本质就是赌博,又不是赌博
一
首先,这里所谓的投资,是指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
我倾向于将“投资”的本质,视为“赌博”。
尽管“赌博”一词不太好听,而且也许投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赌博,但我认为,赌博一词,非常接近于投资的本质。而且,能够将投资还原为赌博的人,更容易赚钱,更难得亏损。
另外,我想了一个好听的优雅的词,来代替“赌博”,那就是“博弈”。但我更愿意使用赌博一词。
二
“股票”的本质,就是一个代码;“大盘”的本质,就是一个赌场;“公司”,即不能吃,也不能喝。
其实,公司赚钱了,投资人能得到什么?公司亏损了,投资人又会失去什么?如果市场对公司的盈亏不做反映,不涨不跌,投资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不失去。
公司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分红也不会。现金分红和送股一样都是游戏,因为最终都要强制除权的。如果市场不填权,现金分红又能怎样?
因此,投资人的盈利完全来自于市场,而非来自于公司。
公司就是一个特殊的骰子;骰子多了,就编了号码,就是股票代码;每天将一大把骰子,在一个大盘子里一撒,大家去猜其红绿,红是涨,绿是跌。
是红?是绿?都无所谓。关键是要猜中。做多的,猜中了“红”,就赚;做空的,猜中了“绿”,照样赚。所以,在一个成熟的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公司本身是无所谓的。公司赚钱,股民可能亏损;公司亏损,股民可能反而赚钱。
三
“股市就是一个赌场,任何一笔投资,除非是完全确定的套利,否则都是彻底的赌博。”——摘自我的《年投资反思》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随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索罗斯的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股市即赌场,只有少数人能获利。
“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提出了以上的著名论断。很遗憾,吴老只看清了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却不知道美国股市也是一个赌场,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是一个赌场而已。(因为我在中国股市、香港股市、美国股市都有投资,我基本有这个话语权。)
四
如果只看到投资是赌博,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到,投资又不完全是赌博。
赌博的时候,骰子朝上还是朝下,都是/2的机会,由老“天”来公平决定。
但公司是一个特殊的骰子。他的朝向,在不同的时期,朝上或朝下的机会是不均衡的,而且总体上朝上的机会大于朝下的机会,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
而人的心理因素,又受一系列外在客观因素和自我主观因素决定。
五
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赌博?我又肯定,又否定,摇摆不定。其实,内核的东西,本身只能逐步接近,而无法确定。
投资的本质,是否这样:股市的谐音是什么?是“故事”。股市是否一个讲经济故事的地方?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的这一论断,让我感觉自己已经无限接近股市的真谛,接近投资的本质。
六
从点到点,股市讲了一个城市化的故事,是一个打死也不卖的故事;
从点到点,股市讲了一个次贷危的故事,是一个打死不能买的故事;
从点到点,股市讲了一个四万亿的故事;
从点到点,股市在讲谁将为四万亿买单的故事。结果是,都不想买。银行,也不想买单,拼命公布亮丽的业绩,甚至不惜加大现金分红来证明业绩是真的。于是,市场就僵住了。
前面提到的万科,在城市化的故事里是主角,因此3年上涨了30倍。年万科的每股业绩0.45元,股价最高40.78元,市盈率可以达到9倍!——这就是一个划时代伟大故事的主角该有的市盈率。这个故事虽然已经讲完了,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现在,万科的PE不到6倍。为什么?因为,万科是一个全国性房地产公司,全国城市化的主要过程已经过去了,万科的故事已经不吃香了。那城市化,还有故事吗?有的。那就是后城市化,或者说区域城市化。比如,海南地产的故事,比如上海免税区的故事,以及现在保定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猛烈程度,不亚于万科。外高桥,从6块多到60多块,只花了九个月!
所有的房地产公司最终的市值,都将归0。万科也不例外。万科,去美国开发房地产,就是在向股民宣布:一,我赚的钱,你想得到?二,股民痛不欲生,老王却娶了电影演员,在剑桥浪漫;三,我要继续讲故事,不管你爱不爱听。
万科暂且按下不表。那比亚迪又是怎么回事?城市化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人口多了,汽车就会多,汽车尾气必然多,城市的空气会怎样?房地产公司中国不缺,但能解决汽车尾气的电动车公司并不多。于是,比亚迪成了新故事的主角,新的电影上演。所以,你不得不佩服巴菲特,他老人家在好几年前就布局了高PE的比亚迪,讲起了新故事。
比亚迪,最终也一定是一地鸡毛,没关系——“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新的故事又会开讲。
其实,PE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版本、一种风格。讲这个故事的人在说:“我什么都不做,长期持有就行了,到时候靠分红就收回了成本。”也许真的能成,有些股票。所以,讲PE,也是讲故事。只是历史上真的鲜有成功案例。
说一千,道一万:该怎样做?
一、买什么?
什么都可以买。只要能赚钱。而且千万不要画地为牢。比如说,只买PE低的;比如说,只买消费类的;比如说,只买互联网股;比如说,只投资创业板;比如说,只买小盘股;比如说,只买蓝筹股;比如说,只买高增长的……这都是在画地为牢。
关键是猜中某个标的的价格方向和对应时间。你猜中了一只股票的上涨,可以通过买入获利;你猜中了一只股票的下跌,可以通过融券卖出,照样可以获利。
我曾经专注于地产股(万科),后来专注于消费股(茅台),再后来专注于医药股(复旦张江),现在让自己坚定不移地寻找可以成为伟大公司的小公司。我感觉,这都是在画地为牢。投资,应该是海纳百川的。
SOSME曾经教导我说:“能力圈是一个伪概念。……至于说到具体行业、公司类型、市场(A股、B股或H股)都不应成为构筑能力圈的限制,哪个地方你觉得有潜在的反转几率就可以投资到那个领域。”
但索罗斯也说过:“市场是愚蠢的,你也用不着太聪明。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综合来讲,我认为:一,投资应该海纳百川;二,有些行业、有些现象,你更容易把握,可以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