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内容 >> 正文 >> 正文

股票作手回忆录于利强解读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0/8/23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540731.html}
关于作者

杰西·利弗莫尔(JesseLivermore),被《纽约时报》评为“百年美股第一人”。他从5美元开始入市,经过几起几落,曾经多次暴富,也多次破产。

埃德温·利非弗(EdwinLefèvre),华尔街财经记者。他在利弗莫尔口述的基础上写成本书,随后声名大噪,成为知名的财经作者。

关于本书

本书为华尔街“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的传记小说。书中回顾了利弗莫尔从14岁入市的几起几落的过程,解析了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总结出投机者的生存法则。作为一流的投资经典著作,本书不仅激励了无数代投资人,也因为对人性的深刻描写,被称为“不炒股的人需要读的唯一一本跟股票有关的书”。

核心内容

本期音频将利弗莫尔在几十年股市沉浮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总结为股市三大生存法则:

一、华尔街从来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永不变。

二、市场从来没有错,要与趋势为友,顺势而为。

三、犯错的永远是自己,要与自己为敌,克服人性弱点。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要说的是《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华尔街“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JesseLivermore)的传记小说。我们从这本书里能看到,利弗莫尔在几起几落的投机生涯中,用亿万美元亏损换来的股市生存之道——跟趋势做朋友,跟自己做敌人。

先解释一下“作手”这个词,本意是能手、行家,这里指以交易为生的大户,是市场里呼风唤雨的人物。本书书名里说的“股票作手”就是杰西·利弗莫尔。利弗莫尔出生于年,活跃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华尔街。在年《纽约时报》发起的公众投票中,他高票当选为“百年美股第一人”。被他PK下去的包括股神巴菲特、金融哲学家索罗斯,以及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等等。

利弗莫尔到底有多传奇呢?小学毕业,14岁就拿着5美元入市,15岁赚到美元,29岁就成了百万富翁。52岁时,赶上美国股市年大崩盘,别人都亏得血流成河,他却靠赌市场下跌,几天内赚了1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上百亿美元。

那按照这个速度,利弗莫尔很快就能成为世界首富了吧?不是的。不到5年后他就破产了,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严重破产。又过了几年,他开枪自杀身亡。只上过小学的利弗莫尔,如何成为华尔街的传奇?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破产好多次,最终甚至自杀?答案就在这本《股票作手回忆录》里。

本书是华尔街财经记者埃德温·利非弗(EdwinLefèvre)在利弗莫尔口述的基础上写成的,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并于第二年结集出版。作为传记小说,这本书既真实记录了利弗莫尔的经历,也有一部分是作者创作的。不过,这本书仍然被公认是了解利弗莫尔生平及其投资思想的最好资料。本书有很多版本,不少版本署的是利非弗和利弗莫尔两人的名字,有的甚至只署利弗莫尔的名字。书中,利弗莫尔化名为“拉里·利文斯顿(LarryLivingstone)”。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在讲述中会直接用利弗莫尔指代主人公。

这本书可谓是讲述股市生态本身的百科全书。虽然书里讲的是多年前的美国股市,但是跟当今的金融市场非常相似,非常有参考价值。同时,因为对人性的深刻描写,本书也被人称为“不炒股的人需要读的唯一一本跟股票有关的书”。这本书年引进中国,20年里出了至少20个版本,平均一年一版,资深股民几乎人手一本。

本书目录中的每句话,都是利弗莫尔在几十年股市沉浮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经常被一代代投资大师引用。比如“知道什么不该做,比知道什么该做更加重要”、“先做对的事,赚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股战不是人与人的争斗,而是眼光与眼光的抗衡”等等。本期音频,我把利弗莫尔的这些经验教训总结为股市三大生存法则:

一、华尔街从来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永不变。

二、市场从来没有错,要与趋势为友,顺势而为。

三、犯错的永远是自己,要与自己为敌,克服人性弱点。

第一部分

先说利弗莫尔的第一个法则:华尔街从来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永不变。

我们知道,华尔街集中了美国金融行业的各大公司。从一百多年前,华尔街就成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的代名词,也见证了无数精彩故事。

可利弗莫尔却说:“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会再次发生。”不管是在利弗莫尔那个年代,还是他之前几十年的华尔街,又或者是今天的全球金融市场,牛市熊市循环往复,众多金融巨头崛起或倒下,一代代股神起起落落,赚钱的总是少数人,每天上演着大喜大悲的故事,只是转换了地点和名字而已。可以说,没有一个地方像华尔街一样,历史能够这么频繁地重演。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市场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从未改变。无论什么时候,市场的变化,其实都是人性的贪婪、恐惧、无知和希望引起的。

人类这几种天性,在投资领域,会成为致命的弱点。每个人进入股市,都是出于贪婪的心理、为了赚钱,可股票每天都有上涨和下跌,你账上财富在不断变化,情绪就会随之波动。当市场对你不利时,你每天都希望这是最后一天亏损,守着不卖,反而亏得越多。当市场对你有利的时候,你会害怕第二天利润就没了,于是着急退出,因为心存恐惧,你损失了本该赚到的钱。

这样的贪婪与恐惧不断上演,所以金融市场也就没什么新鲜事。所以利弗莫尔认为,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就一定要从历史中学习,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先说从历史中学习。

杰西·利弗莫尔14岁就进入了一家股票投机行打工,负责记录股票的实时价格,一个星期的工资是5美元。这种投机行,实际上是纯粹的赌场。大家不是真去买卖股票,而是赌股价的涨跌。你下注1块钱赌某只股票上涨,它涨1块你就赚1块,涨10块你就赚10倍。可要是跌1块,你的本金也就亏了。赌徒们随时可以下注,随时可以结算。

投机行在这个游戏中稳赚不赔,一是能赚取高额交易费,二是占有概率优势。赌徒们猜对的概率远低于一半。即使这次能猜对,持续玩下去,迟早还是会出错。可最要命的还是情绪,还是前面说的,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赌徒赔的时候想翻本,越赌越输;赚的时候又不愿收手,只要遇上一个小小的股价波动,就被“收割”了。

可偏偏利弗莫尔这么一个小孩,在投机行里如鱼得水,几乎逢赌必赢。他15岁时已经赚到了美元,这是打工几年才能有的收入。有一次,他在两天之内赚到的钱,相当于其他个人两个星期内给投机行贡献的利润。

利弗莫尔是怎么做的呢?他记忆力超强,天生又对数字特别敏感,通过对每只股票历史走势的记录和分析,他就发现报价单上的数字是有规律的。比如,在涨跌之前,股价总会出现某些类似的波动,如果一种波形出现,接下来就会上涨8到10个点。股价的背后都是人们在博弈,因为人性使然,人们总是重复自己的行为,并反映到报价单上。过了一段时间,利弗莫尔就能光靠报价单的数字,把股价未来涨跌猜得八九不离十。按我们现在的说法,他已经掌握了一套算法。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书里把利弗莫尔这套算法描写得神乎其神,可能有一定演绎成分。就算是真的,换到现在的股市,股票数量、市场资金量早就翻了成千上万倍,这种方法基本没法操作。但重要的是,利弗莫尔从历史中学习、总结规律、去判断当下和未来,这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除了要从历史中学习,投资者还应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利弗莫尔刚入市不久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学会在股市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最好的办法就是赔光。赔钱不可怕,怕的是没在里面买到教训。

话说利弗莫尔在20岁前,就已经从投机行赚到了一万美元。可时间久了,各家投机行赔怕了,就纷纷把利弗莫尔加到了黑名单里,不再做他的生意。利弗莫尔断了财路,就只好去了股票的大本营——纽约华尔街,去正规的股票行进行真正的股票交易。可刚到这里几天,他就破产了。

为什么呢?那可是多年前,股票交易都是人工去操作,一个报价出来,还要用电报传到全国各地,中间就有时间延迟,还需要跑腿小弟去抄录在黑板上。等你发出来买卖的指令,价格早跟你刚看到的那个不一样了。利弗莫尔原来那套算法,预测的股价涨跌仍然是对的,但是加上时间延迟之后,就完全不灵了。比如股价是块,你觉得会涨,可成交的时候价格已经变成了块,成本大幅提升,卖出的时候又有一个时间差。以前猜对一两个点就可以赚到钱,可现在要猜对五六个点,才能奏效。而利弗莫尔一开始并没有搞清楚这个规则,反而是急红了眼,越亏越赌,越赌越输,很快就把所有本钱赔光了。

之后利弗莫尔重新积累了本金,再次来到纽约。他吸取上次的教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4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