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行[译文]
说利行的:《文殊般泥洹经》说:“这位菩萨,由于安住首楞严三昧力的原因,在十方世界,有时候现出初生,有时候现出灭度,惠益众生。所以有偈说:“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愿。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巡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蜜。统领万菩萨,居住五顶山。放亿种光明,见者罪消灭。”又,《菩萨处胎经》偈云:“我身如微尘,在于他国土。三十二相明,在在无不现”等,都是文殊菩萨利行。《佛名经》说,过去世无量恒河沙数量的佛,都是文殊让他们初发心学佛。所以《清凉传》说:“度化二十亿佛,现身说法的那个地方还存在着。”
佛告诉师子音:“过去七十万阿僧祗恒河沙劫,有佛名叫雷音,在东方的无生国成佛。那时文殊是国王,名叫普覆,到佛的地方修行供养,发菩提心。他的随从二十亿人,也跟随他发心,修六度行,到成就菩提,进入般涅槃境界。文殊师利,全部供养。中有一佛,名叫持地山,在此下方的持地世界,成就等正觉。佛寿无量,至今还安住现在世说法。”(详大藏宫字函第九卷。)
变化百千众天龙,立该登上正觉,王女是其中之一。(《法华经》)礼拜妙慧而不忘恭敬根本。
王舍城长者的女儿,名叫妙慧,年纪刚八岁,到佛祖那里问法,佛祖给她说了四十种修行方法。妙慧说:“我如果在这四十种修行方法中,一行也不修,就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就是欺诳如来,我的话如果不虚假,大千世界必然震动。”说完话,大千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又说:“我肯定会成佛,这话如果不狂妄,让这里的大众,都成为金色。”说完话,会众就都变成金色。文殊问她说:“你住在什么法界?发这样大的愿?”妙慧说:“文殊问得不对,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法界中就没有所住。”最后佛祖告诉文殊:“这个童女,已经在过去世就发菩提心,历经三十劫,我于是发趋无上菩提,也让你安住无生法忍。”那时候文殊就从座上起来,对妙慧行礼,对她说:“我在往昔无量劫前,就曾经供养过你,想不到今天还能得到亲近。”(详大藏制字函第八卷。)
劝说善财使他增长法心。(《华言·入法品界》)谈不二法门时讲不着语言文字。(《维摩诘经》)在安乐行品中尽力。(《法华经》)教导龙吉祥分卫,处于下位的人都不知道。
儒首菩萨,进入舍卫城乞食,无数的大众跟着他,当时龙首菩萨也跟着他。儒首、龙首两位菩萨对答唱和,大谈深法。至于说:“行乞时,不要想到抬起脚来走,不要想到在那里下脚,不走也不停,不低下也不张狂,不要想到是乞食,没有乞食的人,没有精神也没有物质,城郭村庄,男女老幼,什么都没有。连这个念头也没有,无边无际的清净。这就是菩萨乞食之道。在的时候曾经听到声音,却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详大藏羞函字第四卷。)
回答琉璃光的光明,正觉称妙。
《涅槃经》:“佛深入讲说大涅槃,闻所不闻的道理。高贵德王菩萨为难佛陀,不容忍有闻不闻的道理。至于说:‘这大涅槃,不是一世摄受的,如果不是三世,就不应该说。凭什么而谈修大涅槃,闻所不闻。’佛让善于对答的来印证。当时大会中,忽然有大光明,不是青却出现青,不是黄却出现黄,不是色却出现色,不明亮却出现明亮,遇到这光的人,身心快乐,好象进入三禅境界。文殊对佛说:‘现在的光明,是谁放的呢?’如来沉默着。迦叶菩萨退后来问文殊,文殊也沉默着。无边身问迦叶,迦叶也沉默着。五百菩萨,都是这样。虽然互相咨问,却没有回答的。佛于是问文殊说:‘是什么因缘,有这样的光明?’文殊回答说:‘这光明,名叫智慧。智慧,就是常住。常住之法,没有因缘。因为佛问什么因缘的原因,才有此光明。这光明名叫大涅槃,涅槃常住,不从缘生,如来为什么而问因缘。因为这会儿正广说常住之法。’后来佛陀告他说:‘你不要进入第一义谛,应该以世谛说。’文殊才说这光明,是东方不动佛国琉璃光菩萨所显现的。”
谈论般若的玄妙之处,屡次质询本师,说到权实的双行,不断惊动小圣。都是说法利生的事。谈论般若,广博如大藏,权实双行,《不思议经·文殊说菩萨行》说:“菩萨行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现在虽然处于外道之世,任何邪见不能动摇。虽断除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然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法。”这个道理各种经上颇多,二乘之人无法揣测。
图:五台山佛教摄影组文:《清凉山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