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量?
16
贴士(1)贴士,人们何以对贴士如此着迷!人们不仅渴望得到贴士,也慷慨地给予别人贴士,竭尽传播之能事。其中既有贪婪的本性,也有虚荣心在作祟。有时一些看着很聪明的人也对此趋之若鹜,实在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派发贴士的人不必对贴士的质量费神,因为寻求贴士的人从不追究贴士的可信度,任何贴士都可以。如果得到贴士后结果不错,那很好!如果不灵,下次再碰碰运气。我想到在佣金经纪行里那些普通的客户,有一类人自始至终都相信贴士的神奇,他们要么是贴士的倡导者,要么是操纵者。这类人将贴士的正常流通视为某种高尚的传播事业,是世界上最好的生产推介方式,因为接受贴士的各方都会始终如一地将贴士传下去,贴士的传播变成某种无尽的广告链条。贴士或称情报贩子的倡导者有一种错觉,他们认为,只要贴士传递得法,每个活着的人都不能抗拒贴士的诱惑。所以,这些人苦心研究如何富有艺术性地转播贴士。我每天也会接到成百上千的贴士,这些贴士来自各色人士。下面我给你讲讲与婆罗洲锡业公司有关的一则故事。还记得这只股票最初是如何发行的吗?那是在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发起者集团听从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银行家的建议,决定在公开市场上发行股票并立即着手交易,而不是由辛迪加*包销承购之后逐渐推向公开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唯一的失误是这个集团的成员缺乏经验。他们没想到,当股市处在疯狂的繁荣时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同时,他们也不是理性的自由派,他们一致认为有必要提高发行价格,以便能将股票更多地推向市场,但是,他们所启动的交易价格使得交易者和投机先驱者们在买进股票时仍然疑虑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发行股票者按理说本该被套在股市中,但是,在疯狂的牛市里,他们的贪婪竟然被划归为保守主义的一派。只要有足够的贴士,公众便会买进任何股票。投资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的是一夜致富,是确定的赌博红运。大量的黄金通过巨额的战争物资交易源源不断地倾泻到美国。他们告诉我,婆罗洲锡业公司股票的发行人为了将他们的股票推向市场,在股票首次交易之前曾经三度调整股票的开盘价格,官方宣称这是为了公众的利益。
有人提议我加入这个发行人集团,我做过深入了解,但并没有接受加入的邀请,因为如果有任何市场交易机会的话,我宁愿单独做交易。我喜欢以自己的情报做交易,而且遵循我自己的交易方式。当婆罗洲锡业公司股票上市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发行人集团的资源如何,以及他们准备怎么做,也知道公众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此,在开市当天的第一个小时,我买进1万股锡业股票。至少在这个时候,锡业公司股票的初次登场展示了它的成功。事实上,发行人集团发现市场需求如此活跃,于是,他们认定,太多太快地脱手这些股票是一个错误。他们察觉到我的1万股几乎是在他们有了下列想法的同时买进的,即只要他们仅仅将市场价格推高25点到30个点,他们就能够卖出所有的股份。于是,他们推论我的1万股锡业股票的利润将从他们早已盘算好的几百万利润中瓜分出一大块,而这些利润本来已经差不多入了他们的银行账户了。因此,他们实际上中止了策动价格上涨的行为,想把我甩出市场。但是,我却稳坐钓鱼船。他们最终无功而返,放弃了这种尝试,因为他们不想失去掌控市场的机会,又开始重新抬高价格,没有损失很多股票,至少是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未完待续……①辛迪加是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义是“工会”。辛迪加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原指同一行业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在金融业,辛迪加是指大宗机构投资者组成的证券(股票、债券)认购包销集团,经理人一般在发行人的统一组织下,成立一个有银行和证券商参加的承购辛迪加,由该辛迪加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银行推行即将发行的证券。
相关阅读
有声连载:非预期事件(1)
有声连载:非预期事件(2)
有声连载:非预期事件(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