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作者 >> 正文 >> 正文

年收益率高达60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你有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0/10/4
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这是财富自由征途步的第步!

基金的类型非常之多,在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品类里,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是较高的。

不管是在基金APP还是银行APP里,一般能够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大都是最近收益率最高的几个,不出意外也一定是主动型股票基金。

面对高达60%的年收益率,你有没有心动?

01零阶

极其保守的投资者,十分在意保本、厌恶风险。

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货币基金,最多买个银行的理财产品。拿着不高于5%的收益,但是心里踏实,不用担心价格的上下波动。

这其实是把波动风险让渡给了银行的基金管理,代价自然就是让出了部分的资金收益。

所以当一个收益率60%的股票型基金摆在眼前时,这类投资者会认为不靠谱,直接选择无视。

此为零阶。

02一阶

收益率这么高,当然要买啊。

也有很多投资者会这样想,于是乎买了收益率最高的一个,然后坐等收钱。

有可能买了之后,基金继续上涨,投资者喜笑颜开;也有可能买了之后,基金便掉头向下,投资者欲哭无泪……

更可怕的是,买了之后,短期获得了还不错的涨幅,在自己纠结要不要卖的时候,基金却一路下跌,直接亏没了利润。

不怕过错,就怕错过!

只看到很高的收益率,就被吸引而购买,这属于一阶。倒不见得比零阶更高级,但起码一阶的投资者敢于尝试。

03二阶

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买主动型股票基金。

我代表了很多二阶投资者的想法。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之前自己买卖过很多股票,认为直接自己买就好,没必要买别人选的股票组合;

二是我读了不少书,书里不约而同的、旗帜鲜明的打击了主动型股票基金,包括《随机漫步的傻瓜》、《漫步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等。

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会有各种基金经理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这是大家都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当样板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统计意义上的一些规律。

所以这些主动型基金里面,跟大盘比较起来,肯定有收益率高的、也肯定有收益率低的,经过筛选呈现出来的,自然是收益率最高的那几个。

但是,关键来了,大家仔细看,就不难发现,这些呈现出来的,肯定都是最近一年、最多是最近三年收益率很高的股票组合。

为什么不是五年甚至十年?

答案也显而易见,拉长到五到十年的维度,能超过沪深收益率的主动型股票基金,可能不多,甚至凤毛麟角。

短期成绩优异的基金组合,我们很难判断它是基于基金经理的能力,还是他的运气。在20世纪90年代,《华尔街日报》曾启动过一个扔飞镖比赛,让四位华尔街专家选出的股票,来PK四只随意扔飞镖选出的股票组合,结果二者的业绩不相伯仲。

这里面还有一个因果关系颠倒的问题。就拿最近两三年来说,医药和白酒板块是最火爆的两个板块,只要基金的组合里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两种股票,那么自然收益率就很高。

那么,是因为基金经理选股和选行业的能力强,导致他获得了较高的业绩,还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股票最近表现好,反而显得他能力很强呢?

要知道,同一时期,肯定有很多的基金经理选择了其他各行各业不同的股票。如果是其他的行业爆发了,而这位基金经理的业绩平平,那他自然就不会被人注意到。

所以在很多书里,最后的结论都是:

与其购买主动型股票基金,不如直接购买被动的指数基金。比如沪深,长期来看,一定可以战胜绝大多数的基金组合。

另外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是购买基金的成本。指数基金的优势就是费率低廉,而主动型股票基金的费率则要高出很多。

关于交易成本,由于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在多数的银行app或者基金app上,都不会主动提示费率,有些时候,不仔细查甚至都找不到到底要扣多少费用。

相信有很多投资者,都被基金的高收益而吸引,却忽视了高昂的交易成本。多数主动型股票基金,从认购费、赎回费再到管理费,加起来一年的成本可能达到3%甚至更多,而管理费是每年都要扣除的。

基于上述种种考量,从长期投资的角度,二阶投资者干脆直接放弃了主动型股票基金,而选择指数基金。

04三阶

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怎么还有三阶?

之前说的是,长期来看,购买或者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要超过大多数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但是短期来看,则不一定。

统计意义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会有所不同,肯定也还是有很多人买主动型基金赚了钱的。这个我们不能否认。

而且,即使是指数基金投资,也有很多的主动型策略。

行业指数基金的择时配置,便是其中之一。

就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医药和白酒,很多主动型基金因为这两个板块而收益颇丰,这两个行业的指数基金自然也有着非常高的涨幅。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配置还来得及么?这就要回到对三阶投资者的要求上来了:需要判断估值情况。即使不能判断绝对估值,相对估值比如市盈率的百分位等指标起码是要看一看的。(基金定投如何提高收益)只看历史收益率的话,就和一阶投资者没有什么区别了。

互联网、5G、消费、医疗这些都是未来长期看都会保持增长的行业,根据估值适度配置当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我就买了以阿里和腾讯为主的中概50基金。

另外一点,即使是沪深的指数基金,也会衍生出很多增强策略。相应就有很多增强型指数基金,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沪深增强”。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沪深上搞增强策略,也是基金经理的个人操作,和主动型股票基金有什么区别呢?也没准他增强了半天,策略不仅没有奏效,还低于了沪深的正常收益。

答案确实是区别不大,还真有沪深增强基金不如沪深的。不过,目前看绝大多数还是获取了超过沪深的收益。

就连前面提到的费率,增强策略的管理费率也要高出不少,比如直接跟踪沪深的易方达沪深ETF管理费率是年0.15%,而我选择的兴全沪深则是年0.8%,其他的我看了一下,有的是0.5%,有的甚至也到了1%,跟某些主动型基金差不多了……

但是,在了解完上述这些信息之后,我还是认为,这种基于分析和判断后的投资策略,不管是行业指数,还是沪深增强,都是值得鼓励的。

这也是我把它列为三阶的原因。

毕竟,即使知道了生活的残酷,我们也依然不能放弃努力,你说是不是?

---乘财富之船,达自由之岸---

PS:同样是购买指数基金,场内的交易费率比起场外还是要低一些的。向大家推荐一家股票万1.5、1元,ETF/LOF万1、0.2元的券商,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接开户。

公子京

赞赏随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