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节:专职做?还是业余做?
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第十四节,一代投机天才利弗莫尔彻底申请了破产保护。更不幸的是,整个投机市场进入了长达4年的平淡期,在这种“连臭鼬放屁都弄不出味儿”的毫无机会的市场,利弗莫尔连吃饭都成了难题。
看到这里,田方清突然问了肖遥一个问题:“你觉得交易是专职做好,还是有份稳定工作业余做好呢?”
“做交易当然是专职好。一心不可二用。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专职的期货作手,靠自己的交易盈利来养活自己。”肖遥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万一亏损了呢?或万一遇到这种好几年没有行情时,你靠什么吃饭?”
“嗯,我想,行情再平淡,也会有小的吃饭行情吧?我只要抓住了吃饭行情,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
“错,大错特错!记住,千万不要靠交易来赚取你的生活费。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田方清严肃的说道。
“为什么?老师,我不太懂。向市场赚取生活费有什么不对吗?”
“因为期货交易是一项不能强加时间期限的工作。我们做期货的目的是为了赚大钱,实现财务自由和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有时间限制,我想期货投机的时间周期至少要十年时间。这么说吧,如果你希望用十年时间挣到一个亿,你可以选择期货;如果你希望用五年时间挣到万,你可以考虑做股票;如果你希望用一年时间去挣到万,你可以考虑去做生意;如果你希望每个月都可以挣到一万块钱的生活费,那我建议你去踏踏实实的找个好工作。”田方清笑着说道。
“您的意思是说,期货无法保证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益?所以不适合用来赚取生活费,是这样的吗?”肖遥问道。
“你说呢?说到底,期货是个靠天吃饭的工作。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在期货中是个常态。只有大波动才能赚大钱。但是市场中大波动的时间恐怕连10%都没有,其他时间都是小幅的震荡,你要靠这些小波动去维持自己的生活费吗?”
“如果操作得好,这些小波动也足可以赚到足够的生活费了吧?我能不能选择在震荡时赚点小钱维持生活,然后再等到大波动时赚大钱呢?”肖遥问道。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你见过翱翔在高空的苍鹰会俯冲下来去抓一只蚂蚁吗?知道苍鹰和苍蝇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吗?苍鹰的眼里只有肉,而苍蝇的眼里只有屎。如果你长期在市场的震荡中形成了苍蝇的性格,你想想一旦大行情来临,你还能变回那只凶猛的苍鹰吗?”田方清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按照您的意思,做期货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可是那样不会影响到交易的专注性吗?”肖遥困惑不解的问道。
“也不尽然。这还是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如果你的本金足够多,比如按照四分之一制度留下的备用金足够你十年的生活费,而且在期货界你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人脉圈,那你就可以考虑专职做期货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初入市场的新手,我还是强烈建议他们找一份和期货交易相关的工作去做的。”
“和期货交易相关的工作?您是指期货公司吗?”肖遥继续问道。
“不是。最好是能接触到大资金操盘的工作。比如大型金融机构的下单员,或者是相关现货企业的操盘手,总之,职位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能接触到大资金,这对于你日后的交易生涯将是受益终生的。”
“为什么一定要接触大资金呢?我刚开始做期货,可能就那么点本金,这和大资金的操盘思路也完全不同啊。”肖遥越听越迷惑。
“因为你未来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名期货大作手,而不是仅仅想靠期货养家糊口,对吗?”DEI
肖遥不住的点头。“是的,我是想成为一名大作手,但这总得一步一步来吧,我还是没明白现在去接触大资金操盘对我这样的散户有何帮助?”
“这样跟你说吧,假设你现在是一名小兵,在未来的某一天你被提升为班长,你敢接受这个职位吗?”
“敢啊。”
“那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小兵,在未来某一天你一下子被提升为军长,你还敢接受这个职位吗?”
“这~!恐怕不敢,因为我还没有带好一个军的实力。”
“好,那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军长的贴身警卫员,你非常用心的跟在军长身边学习,每天看着他如何指挥千军万马,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一下子被提升为军长,你还敢接受这个职位吗?”
“哦,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偷师学艺。可是您也是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为什么我不能向您学习操盘大资金的经验呢?”肖遥反问道。
田方清微笑着摇摇头。“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说的再多,也不如你亲自到江湖里去闯一闯的收获大。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能教给你的只是知识,而且还是些陈年烂谷子的老知识,我老了,期货市场变幻莫测,交易者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期货大作手,那么就只有亲自到期货实战中去自己悟道。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希望你能成为一名远远超过我的好学生!你能听懂我的意思吗?”
肖遥只是下意识的不断点头,但他的脑海里还在飞速的运转:要超越老师,这有可能吗?在我的脑海里,田老师已经是期货界的传奇了。
我要超越传奇,这有可能吗?
第六十七节:美丽的罂粟花!
内幕消息,一直是投机市场上最为热门的话题。即使是一百年前的利弗莫尔年代也是如此。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第十六节,利弗莫尔给我们讲述了迷恋内幕消息的巨大伤害。
“老师,您原来做盘时,参考过类似的内幕消息吗?”肖遥好奇的问道。
田方清笑了笑,“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吧。有一年,一位沙特石油高官在一个私人酒局上喝高了,他神秘兮兮的对我们说,沙特将在年底公布明年的原油开采量增加10%。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要知道,如果属实,这将是原油市场上的一颗重磅炸弹。第二天,原油期货开盘就大跌,而且成交量放大的厉害,很显然,昨天饭局上的基金经理们都开始行动了,有人已经开始提前布局空单了。”
“那您也跟随做空了吗?”肖遥问道。
“没有,我在收盘前开了多单,由于这个内幕消息,我得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开多点位。”田方清微笑着回答。
“开多?不是利空消息吗?您为什么会开多单呢?”
“因为当时石油的走势是个大牛市,我一直在寻找回调的机会入场。而这个所谓的内幕消息形成了市场短期的下跌,这不正是我一直等待的绝佳的入场时机吗?所以,我观察了一下,市场仅仅是早盘由于消息惯性下跌,之后的走势成交量迅速萎缩,并没有后续的空头入场,所以更坚定了我做多的决心,于是我就在收盘前多单入场了。”
“那后来的走势呢?”肖遥继续好奇的问道。
“后来,原油期货在三个月内涨了30%,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田方清得意的说道。
“那后来的消息是不是沙特并没有增产10%呢?”
“错,沙特在年底确实公布了增产10%的消息。但原油期货价格依旧上涨,毫无回调。”田方清答道。
“啊?那就说明这个内幕消息是真实的啊。那为什么原油增产了,价格还在上涨呢?”肖遥越听越困惑。
“因为这是牛市!在牛市中,任何利空都只会形成短期的回调,而不会影响大的趋势。相反地,在牛市中任何利多都会加速趋势的上涨。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那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只需要分析趋势,而不必理会所谓的内幕消息了?”肖遥问道。
“是的。记住这句话:永远不要试图去探究市场上涨或者下跌的根本原因!我们只需要跟着市场走就好了。市场上涨,我们就去做多。市场下跌,我们就去做空。这就够了。”田方清语重心长的说道。
“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探究这个根本原因呢?分析的更透彻不是更有利于增强持单信心吗?”肖遥继续问道。
“因为期货是一门艺术,他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你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艺术,你说你会成功吗?记住,期货中最大的变数是人,如果你承认人心是不可预测的,那么就不要去预测期货了。只需跟着走就够了。”
“那按照您的说法,内幕消息岂不是毫无用处了?那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人还在热衷于打探内幕消息呢?”肖遥还是觉得很奇怪。
“因为市场上的大多数人注定就是来赔钱的。他们不愿意动脑思考,他们只希望你把钱送到他的口袋里。甚至如果你把钱放到他的脚下,他都懒得弯腰去捡。而通过内幕消息去赚钱又是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打探内幕消息。而对于那些真正掌握了内幕消息的人,他们也正好顺水推舟,亦真亦假,虚虚实实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市场散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有了这一买一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这内幕消息的市场能不繁荣吗?”田方清微笑着回答。
“哦,我懂了。我说原来我在做橡胶时,市场上流传的消息总是和行情走势相反呢。原来是主力故意放出来的。”肖遥恍然大悟。
“也不一定。消息有真有假,有故意放出来的,也有无意泄露出来的。这些其实都无所谓。记住,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期货市场出色的职业作手,你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只相信自己的大脑,不要相信别人的建议!懂了吗?”田方清着重强调了后面一句话。
肖遥频频的点头。他的脑海里还在不断重复着老师的这段话: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只相信自己的大脑,不要相信别人的建议!(未完待续)
六十八节:期货盘感是如何炼成的?
读到《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第十七节,文中提到了做盘灵感,这其实也是一直困扰肖遥多年的一个疑问:做期货究竟是要靠逻辑分析还是要靠所谓的直觉盘感?所谓的盘感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今天刚一上课,肖遥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老师。田方清听后微微一笑,他没有直接回答肖遥的问题,反而反问道:“我问你,你觉得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你自己是中文好,还是英文好?”
“当然是中文好。”肖遥有点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那你想过为什么你的中文比英文要好吗?”田方清继续追问道。
“因为中文是我的母语啊,我可以用中文思维,而英语我则需要先把它翻译成中文,再去思维,这当然要慢了啊。”
“没错。其实你已经把你刚才提的问题自己回答了。在期货投机里,母语中文就是你的盘感,而外语英文就是你的逻辑分析。”田方清字字清晰的说道。
哦!肖遥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说,盘感比逻辑分析要重要而且迅速的多?”
“对,一名真正出色的期货作手,肯定是要靠盘感去交易的。但接下来问题又来了,好的盘感是如何形成的呢?”田方清又把问题抛给了肖遥。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盘感这两个字太模糊,我总觉得这里面有天生的成分在里面。您觉得盘感是天生多一些,还是后天培养多一些?”
田方清笑了笑,淡淡的说道:“我不排除这个世界上有期货天才的存在,但我坚信,任何一名成功期货作手的成功,都离不开他背后远远超过常人的努力。正所谓要想人前显贵,背后必然受罪!”
说到这里,田方清似乎来了精神,说话声音越来越大,他继续说道:“对于一名期货作手而言,好的盘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字的高度敏感力;出色的记忆力;超人的观察力;丰富的经验力。”
“对于期货作手而言,对数字的高度敏感力是最基础的。我们在交易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数字,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中,你是否能够迅速地找出其中的某些规律,这是一名期货作手的基本功。数学是期货交易的基础,无论采用何种交易方法,从根本上来说都只是不同的数学模型而已。特别是现在有了电脑,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用电脑设计出来的程序化交易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人脑交易,这是大势所趋。”
“出色的记忆力。这个记忆力不仅仅指狭义的记忆数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记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的能力。期货交易上不怕犯错误,但最怕的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记忆力差的最普遍表现。当然,你也很难想象,一名期货作手如果连简单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他怎么可能在如此复杂的数字交易中持续盈利?”
“超人的观察力。同样的新闻,同样的数据,在有些人眼里只是数字,而在出色的期货作手眼里,却是巨大的交易机会。这种观察力也是一名期货作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期货交易上来说,你需要的能够发现商品的供需关系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观察力,如果你能发现这个拐点,那这就是绝佳的交易机会。”
“最后,你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力。归根到底,期货是一门实践科学。你在课本上学得再多,那也只是理论,要想赚到真金白银,就必须要到市场中去真正搏杀一番。在这点上,利弗莫尔把期货作手比喻为医生的例子很形象,一名好的医生,需要经历大学学习,实习医生,正式医生,进修医生,主任医师,医学专家等等一系列的递进阶段,缺一不可。一名出色的期货作手的培养,也是如此。”
“当你经过多年的实战交易,能够把对数字的敏感力,出色的记忆力,超人的观察力转化为丰富的经验力时,你的期货盘感就此形成了。此后,你就不会去烦恼到底是要用逻辑分析去交易,还是凭直觉去交易了,因为两者此时已经合二为一了。就像我现在用中文问你问题,你不会去问我你到底是需要用中文思考,还是要翻译成英文去思考一样?这么说懂了吗?”
肖遥边听边在对比自己的这几种能力。
“数字敏感力、记忆力、观察力,我自认为还都不错,但我目前最为欠缺的就是经验力,没错,下一步我就去提高我的经验力!
第六十九节: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共振决定了市场最小阻力的方向。
关于市场最小阻力线的话题一直是肖遥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利弗莫尔不止一次的强调了感受市场最小阻力线的重要性。在第十八节中,利弗莫尔更是在股票交易中敏感的感受到了市场最小阻力线的拐点而神奇的空翻多,大赚了一笔。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最小阻力线呢?
课堂上,田方清向肖遥提出了一个问题:“该如何去判断期货行情中的牛熊拐点呢?”
“技术分析啊。”肖遥脱口而出。
“那你又如何区分技术分析中的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呢?”田方清继续追问道。
“这我无法判断,只能是先当反弹做,反弹多了,也就成了反转。”肖遥答道。
田方清笑了笑,“那你为什么不用基本面分析去判断行情的拐点呢?”
“因为我无法掌握全面的基本面啊,这太难了。技术面我可以通过k线去研究判断,而基本面包罗万象,我不知该如何下手啊!”
“这你就错了。基本面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而且你也无需去了解所有的基本面的细节,你只需要知道一点:供需的拐点。”
“供需的拐点?”肖遥不解的问道。
“是的。利弗莫尔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一直强调的寻找最小阻力线拐点的方法,其实就是寻找供需的拐点。众所周知,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决定,同理可以推论出商品价格的拐点由供需的拐点决定,我们这些从事商品期货投机生意的作手们一直孜孜以求的不正是找到这个价格的拐点吗?”
“老师,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又该如何去发现商品供需的拐点呢?”肖遥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依靠生活常识和技术分析的确认。”田方清一字一句的说道。
“生活常识?怎么这里还有技术分析的事情?我们不是一直在谈基本面分析吗?”肖遥越听越迷糊了。
“期货来源于生活。因此,当真正供需的拐点出现时,你应该是可以靠生活常识去判断出来的。比如当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由公有化改为私有化,房地产的暴利导致开发商大量涌入市场,房子越盖越多,那么市场对于钢材的需求必然在增长,这是需求方面;在供应方面,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炼钢产能并没有相应增加,那么显然供给并没有增加,两者的常识性对比结果显而易见,钢材的价格必然会发生由空转多的拐点。这就是钢材价格最小阻力发生拐点的根本原因。”
“既然这样,基本面分析就可以找到价格拐点了,那为什么还需要技术分析的确认呢?”肖遥继续问道。
“因为基本面分析只能告诉你钢材价格未来会涨,但它无法告诉你何时涨。如果你贸然进入做多,很有可能面对的就是漫长难熬的等待。所以,当你发现钢材价格基本面发生拐点时,你仍需等待技术面的确认,一旦技术面和基本面发生了共振,此时就是你进场做多的最佳时机。”
“哦,原来如此。当基本面和技术面发生共振时,才是交易的最佳时机。”肖遥不断地重复着老师的话语,“可是,如果基本面和技术面发生矛盾时,我该如何处理?”
“不做!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记住,有舍才有得。只有少做,你才能进步!”田方清语重心长的说道。
“少做,才能进步!”肖遥还在琢磨着老师的金玉良言。
第七十节:高杠杆是造就你贪婪和恐惧的根源!
随着课程的深入,肖遥越来越对《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刮目相看,原来以为仅仅是一本利弗莫尔的传记而已,但越看越觉得在书中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一百年前利弗莫尔在投机生涯中所犯的种种错误,自己如今不依然在重复着这些贪婪和恐惧吗?想到这里,肖遥不禁暗自唏嘘。
课堂上,田方清正在讲解着《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第十九节。他继续以他擅长的提问方式开始了课程:“肖遥,你觉得做期货难吗?”
“难!非常难!”
“你觉得难在哪里?”
“难在该贪婪的时候我常常恐惧,而该恐惧的时候我往往很贪婪。有时总觉得市场在跟自己最对,我一旦做多了,市场就回调,而我一旦平仓了,市场又会恢复上涨,搞得我经常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样,很是泄气。”肖遥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
田方清笑了笑,拍了怕肖遥的肩膀,说道:“孩子,别泄气。这不是你一个人遇到的问题,这是大多数期货新手都会遇到的问题。你想知道市场为什么会跟你作对吗?”
“想啊,非常想知道答案。”
“因为是你是个正常人!”田方清一字一句的说道。
“正常人?您的意思是期货市场里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赚钱?”肖遥不解的问道。
“事实的数据表明:期货市场里大约只有1%的人最终会赚大钱,而99%的人最终会以亏损离开市场。但可悲的是,进入期货市场中的99%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那1%的赚大钱的人,你说这样的结果会是如何?”
“大多数正常人都会以亏损出局!只有少数不正常的人才能盈利?”肖遥随口答道。
“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你想成为那1%的胜利者,那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交易上不正常的人!”
“何为不正常呢?”肖遥不解的问道。
“别人贪婪时你应该恐惧,而别人恐惧时你应该贪婪。”田方清答道。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我怎么知道别人何时贪婪?又何时恐惧呢?”肖遥继续问道。
“这很简单。首先,降低你的交易杠杆,期货的杠杆制度表面上放大的是你的资金量,其实深层次里放大的就是你的贪婪和恐惧。一旦你的杠杆过大,你的贪婪和恐惧就会失去控制,你就会不自觉的成为那99%的正常人。”
“那多大的杠杆率比较合适呢?”肖遥也一直在好奇这个问题。
“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简单的说,如果你的持仓大到你晚上失眠了,那说明你的杠杆过大了,需要减减仓。”
“哦,我明白了。可是,老师,如果我的期货杠杆太小,那我是不是又很难赚到大钱了呢?”肖遥继续问着。
“如果你在期货市场里还没有学会如何不赔钱,那么就不要想着去赚大钱。懂了吗?进攻之前要先学会防守!”
田方清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的期货建仓原则吗?期货建仓要经历试仓、止损、底仓、加仓、止盈几个环节。刚开始建仓时杠杆一定要低,这是保证你能在期货市场活下来的基础。而一旦有了浮盈,你的杠杆就可以逐步加重了,记住,只有浮盈才能加仓,只有浮盈才能加重杠杆,至于加仓到多少合适,还是那个原则,加到你晚上能正常睡觉为止。一名平庸的期货作手和一名出色的期货作手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运用杠杆的能力,这也是期货最有魅力也是最难解决的课题。”
“可是,老师,那为什么有的人十倍杠杆了还能泰然自若,而我有时只有三倍杠杆就会失眠呢?这是天生的心理素质吗?”肖遥继续问道。
“无他,但手熟尔。还记得《卖油翁》里的那句经典吗?我所见过的出色的期货作手都是后天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好兵都是在战场中磨练出来的。如果你长年累月的在市场中打拼,经历过不止一次的爆仓,大赚过也大赔过,眼见着身边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你还会因为三倍的杠杆而失眠吗?”
“原来如此。看来我真的还是嫩着呢!以前总想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在期货市场上捞一笔大的就走。看来这是痴心妄想啊。”肖遥想着这些,心中暗自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在期货市场上做到那1%的成功者,我誓不罢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