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简宝大家好,解放双手学经济,又到了我们每周三简读会的时间了。这周我们继续来读传奇投资人杰西·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
▼点击音频,用耳朵读书▼
很多人能通过日常的工作赚钱,但是在股市却赚不到钱。究其根本:
?靠工作赚钱的逻辑是老板为你的价值付费;
?而股市赚钱的逻辑,是买卖双方的博弈;
两者之间大脑活动的方式相去甚远。
小简在读《股票作手回忆录》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小问题——作者利弗莫尔在前几章的描述中,虽然偶尔会提到自己的早期经历对于后续的投资有多么大的帮助,但是大部分的篇幅还是停留在和投机行这种机构博弈的过程中,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为他本人就擅长此道,所以在他的言辞中充满了炫耀的意味。
虽然我们在上一章当中说到,利弗莫尔回到交易所狠赚了一笔,最高甚至赚到了5万美金,但是仅仅两天过后这笔钱就原原本本地还了回去。不过,这也不妨碍他去自己熟悉的领域圈钱!
这不,在这一章的开头,利弗莫尔就又提到了雇佣买手去投机行赚钱的经历,不过因为他实在太能赚了,没多久就又被赶了出去。
踌躇满志,又担心会被交易所滞后的报价器拖累的利弗莫尔,没多久就碰见了一个人,一个声称他们交易所有最及时的报价器,佣金又非常低的掮客。
虽然这位来拉拢利弗莫尔的人把情况描述得非常诱人,但是已经摸爬滚打有些年头的利弗莫尔却很快发现了这其中的漏洞——
本质上这家公司只是投机行的变种,跟顾客之间也近乎对赌,只不过伪装得很像是一个交易所。在他们那里,普通投资者只有掏空腰包离场的命,这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是我们故事的主角是利弗莫尔,那个后来名声甚至大过巴菲特等人的传奇投资人。没过多久,他就机缘巧合地赚了10个点,逼得工作人员甚至想通过赖账的方式不给他兑现收益。利弗莫尔也没有气急败坏,他以企图把事情闹大让大家都知道这家交易所赖账相要挟,逼得对方不得不妥协:
毕竟这家所谓交易所的人也知道,顾客知道在他们这儿会亏钱倒没什么,赖账却是伤及根本的指控。这故事,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大毒枭交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感觉。
其实小简觉得,利弗莫尔之所以能够在这种环境当中游刃有余,不外乎两点:
1、对规则熟悉,能够借助自己的经验在各种行情中赚钱!
2、清楚对手的底牌,自己行动起来自然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说回我们自己赚钱的那点儿事儿。
虽说我们打工赚钱和投资股票、投资基金等的赚钱逻辑有着根本的差异,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去甚远,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不能通过别的方式,获得额外的收益。
我们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大多数人也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待着、躺好不动:
虽然工资低,但是够花就行了;
虽然炒股亏,但是放弃就好了;
虽然存款少,但是攒攒就有了;
这些想法,当然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你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野蛮成长的时间!
职场不相信眼泪,职场迷信一句“我可以学”。能力的增长,也许不会迅速体现在收入增长上。但是小简相信,最终它还是会为你带来一定的收获,让你感受到成长带来的价值究竟有多高!
况且,如果你投资拾年宝、满仓宝这样的基金组合产品,小简家的投研学神们还会专门为你打造更符合你的习惯的投资组合,迈出赚钱舒适圈,也就更轻松了。
好了今天的简读会就到这儿了。希望大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