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股市迎来大跌,上证指数跌了2.17%,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4.3%。想起以前发表在雪球网的一篇文章,感觉仍然未过时的。
--------
这是一篇记录自己关于回撤碎碎念的文字。关于讨论回撤或者波动最好的文章,我推荐是老唐的《我的第一难和你的第一难》,没有之一。所以,建议有缘的朋友可以先移步过去看看,比以下的文章可能有价值得多。
前段时间下跌的时候,我戏谑性的发过一个请教什么叫持股体验的帖子。其实所谓持投体验不好,本质上就是一个如何面对大幅回撤的问题。昨天正好和一个朋友讨论到沃森生物这次大回调如何克服回撤恐惧的事情。感觉还是说不太清楚,因此索性把这些碎碎念单独整理一下。
克服回撤的本质问题其实是如何面对市场波动的问题。对于回撤的恐惧其实不仅仅是在快速下跌中会存在,对于上涨其实是同样存在的,甚至上涨过程中对回撤的恐惧尤甚,因此人对得而复失是本能厌恶的。假设一下,闭上眼想象一下,如果下个月沃森生物就涨了,你怎么办?有没有恐惧感?是卖还是不卖?卖了,如果短时间内下跌了,你会觉得自己非常英明;但是如果从不回头一下子涨到甚至更高呢恼自己卖早了。那么不卖吧。当你选择不卖以后,如果股价继续上涨,涨到甚至更多,你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英明;但是如果马上和之前一样,下次调头向下,一路跌到50呢?你一定会后悔为什么我当时在没有卖呢。其实这种恐惧在股价从你的成本线往上,越涨越焦虑,越涨越恐惧。所以,其实无论股价涨或者跌,只要心中有恐惧,它就会一路伴随,甚至股价越涨,恐惧越甚。
还安好哈哈哈讲,投资中的恐惧一般来自于:对投资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对公司的认知不足,或仓位管理做的不好。我觉得总结的很好。对于持股理念,用唐朝的话讲就是,你首先要想清楚,你想赚哪部分钱,是赚市场交易的钱还是赚企业成长的钱。而我是认为,首先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所以就正如方丈所讲,别琢磨别人,先琢磨清楚自己。搞清楚自己到底能赚哪部分钱,是赚别人亏的钱,还是企业成长增量的钱。
有人讲,我玉树临风,聪明盖世,所以我要赚别人亏的钱。嗯,那挺好,恭喜你,你可以做波段,可以高抛低吸做T,可以看图形讲技术,可以研究市场情绪,利用市场情绪,吃到每一段肉。但是,我想提醒一句的是,据说,瑞典曾经有过一个研究,说有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所以你得先确认自己不是在高估自己的那个40%里面。
我刚入股市不久有差不多两年就一直认为自己能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所以苦心看图形研究技术,整天都是多头要上攻了,空头撤退了,XX点要守不住了,守不住就完蛋了……因为我的师傅就告诉我,在A股炒股就是看图形,所以我一直认为看图形是最正确的方法。后来又参加阿贵龙门客栈搞的市场情绪调查。但是结果就是我把刚入赌场因为运气好赚的一点钱完全亏光,而且还把自己搞得整天神经紧张兮兮的。这其实也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一点,那就是在愚蠢的时间里面,有好运气眷顾,所以使得我有勇气一直在场上。假设没有刚入场的好运气,一入场就把本金亏掉一半的话,我可能早就离场了。
现在已经记不清楚转折的机缘是什么,只是清楚的记得改变我的是著名的股票投机者利弗莫尔的自传《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作手回忆录》帮我破除的几个心魔:不再崇拜抄底逃顶的高手;不再相信技术;不再听信消息;不再相信大神。有20年期货股票股资经验,曾创下在一年中资金账户增长20倍辉煌记录的逍遥刘强有一本向这本书致敬的书《期货大作手风云录》,只可惜就和利弗莫尔一样,逍遥刘强在年市场的巨幅波动中自杀身亡。如果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本,那无疑就是《股票作手回忆录》;如果选两本书的话,那另一本就是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这两本书正好是差不多前后时间读到的。前一本破了心魔,终于承认自己的天资平平,赚不了市场的钱;后一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影响,其实是书的副标题“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知道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之后,这算破了我另一个心魔:因为我师傅告诉我,炒A股你还看财报啊,财报都是假的。而我之所以当年没有掉到乐视网的坑,这本书其实是帮助我的(虽然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属于读死书的那种)。通过老唐的手财,终于开始试着研究企业。嗯,就和很多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一样。
如果前一个阶段很难跨过的话,那么认知企业其实就更难了(但很多人认为很简单),因为这一个阶段的难点在于对于公司生意的认知。其实对公司生意的认知难度比大多数人以为的要难得多。对于我自己来讲,觉得开始略微开始有一点点心得,真的让自己改变的是两次失败的创业。生意这东西就是这样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自己不经历生意,真是完全没法理解生意的。就好比很多人讲沃森的mRNA有多慢,HPV2和HPV9有多慢一样。在很多人的脑海中,生意就和在美团上点个外卖一样简单。讲到生意,刚刚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pj/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