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倩的哆啦咪
「
生
活
琐
事
无
了日,不
如
抛
却
寻
春
去
「
普通人
XIAOWANG
这本书文笔非常好,而且故事性非常的强,好读到让人感觉好像这位投机家在和你面谈,甚至你脑中能浮现交易所中的画面、利弗莫尔被一个个投机行赶出去的画面、他们去休假去钓鱼但仍然心念交易的画面等等。书的编排也是按照利弗莫尔的生平经历来讲述的,如果你不了解利弗莫尔,可以先看看下方的灰字小卡片。
股票作手回忆录
一个人必须获得经验,所以必须交学费
杰西·利弗莫尔全名是杰西·劳伦斯顿·利弗莫尔(JesseLauristonLivermore,-07-26--11-28),他在年的旧金山地震和年的华尔街黑色星期四之前的做空等,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交易,也一度成为这也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他几乎什么都做过:他做过散户,当过主力,做过操盘手,干过承销商,操纵过美国的国计民生,在股票和期货市场做空做多都大赔大赚过……
他的一生,是一份从14岁入场到63岁共49年经验的总结。投机商能犯的错误,他都犯过了;投机商将犯的错误,他也都犯过了。它提出的各种规则,不是几千块几万块换来的,每一条都是几百万美金买回来的,所以比真金白银更加有价值。而且利弗莫尔从来没有搞过投资,也没有做过实业,他痴迷股市,不肯离开,直到63岁时的死亡才给自己的交易生涯画上句号。据他自己说,这是因为他没有别的营生,什么都不会干,毕竟他只是小学毕业,读书少,别的也干不了。
01投机行的“少年杀手”
14岁的利弗莫尔就已经早早进入了社会,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杂工,负责更新交易大厅里报价板上的价格。因为较好的数学能力和记忆力,他开始注意到在任何涨或跌之前,股价总会出现某些“习惯”,类似的情况一再重复,没完没了,于是成了某种征兆。时间一长,他也在其他的杂工的带领下开始了股票游戏,他用5块钱做本金,买了5股,两天后套现赚了3.12美元,不得不说这赚的真的还是挺多的。很快交易得来的钱就远远超过了他做杂工的工资,所以利弗莫尔辞了职,但慢慢地投机行商发现了这个“抢劫”他们利益的小孩,开始纷纷禁止不让利弗莫尔在他们的地盘交易,于是利弗莫尔只能转战纽约,在富乐囤进行真正的交易股票。
这个阶段的书摘:
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晚来很久。原因可以以后再说,而现在,你要么立刻行动,要么丢掉机会。
买股比买10股需要更多的勇气吗?不,没什么区别。有10块就买10块的,有万而买万存万,前者会需要更多的勇气。
我从不盲目行事。我不喜欢盲目,也从不盲目。从小我就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不可能有的。
投机像群山一样古老,亘古长存,从未改变。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会再次发生。
这本来就是一个人的游戏,所以我一直一个人玩。
价格是最浅的表象,对涨跌下注是小孩子的游戏。
02灰头土脸离开的少年
21岁的利弗莫尔来到了纽约,身上所有家底加起来共美元。但是不到半年,因为不了解游戏规则,还在用从前的策略做交易的他就破产了,于是只能借美元匿名去投机行赚点本钱回来继续这个游戏,在年经济大繁荣,他也挣了一大笔,但这个信心满满的少年没多久便再次输光,对这个不能再赢的游戏感到极其厌倦了,于是利弗莫尔决定离开纽约,到他处另谋生计,但在这里养成的一掷千金的习惯已经很难改变了,所以利弗莫尔回家没多久便下定决心要重返华尔街。
这个阶段的书摘:
我从不抱怨市场,从不责备行情。责任永远不在市场,抱怨市场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失手的原因是不能足够坚强坚持自己的游戏规则:市场信号出现之前,不要出手。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掐准时间。
我亏钱倒不是因为纽约的游戏是合法的,而是因为我完全不了解游戏的规则。
所有的错误都要一一犯过,每一个经验都需要真金白银。
人从错误中总结所有所需经验,需要漫长的时间。人们说,凡事皆有两面性,但股市只有一个面,不是牛面或熊面,而是正确的一面。这是基本原则。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股票投机游戏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我花了更长的时间,才把这一基本原则铭记于心。
一个人在纽约闯荡,兜里揣着轻松赚来的钱,满心以为我已经开始理解这套全新的交易机制了。
要想在股市生存,人必须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断。这也是我不信别人的建议的原因。
绝对不能在股价的短期波动上下注。我应该把目光放远,预测市场的整体趋势。
如果世界上没有意外这种东西,那么人和人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股票游戏就蜕化成了加减运算,我们也就变成了一群呆头呆脑的记账员。
03重拾信心,卷土重来
回到家乡的利弗莫尔就连派朋友去投机行交易都被禁止了,但却在一次和熟人的聊天中,他们的话题引起了一个假证券公司“皮条客”的注意,陌生人告诉他说“他知道一种公司(利弗莫尔形容是假证券公司),是棉花交易所、农产品交易所和其他较小股票交易所的会员公司,它们操作仔细,尤其用心执行客户的委托。”利弗莫尔深知这样的公司的拿手好戏就是榨干那些想一夜暴富的傻瓜,但是因为这些公司虽然臭名昭著但从未失信于兑现利益,而开始了交易,并且在一次次被算计和算计中赚够了钱,第三次踏上了去华尔街的路途。
这个阶段的书摘:
隔一段时间回望,人总能看得更全面更清楚。
知道什么不该做,和知道什么应该做同样重要。
我曾经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现在才知道自己不是那么懂。
和骗子做生意也有动人之处:只要你们继续做生意,即使你抓住他搞鬼,他也会原谅你。对他们来说,干到一半被当场揭穿,也不算丢脸的事。多么“宽宏大量”啊!
只有赔钱学来的经验,才能让你进步。
04成名后的又一次破产
再第三次回到华尔街后,利弗莫尔在证券公司积极交易,努力打胜这场游戏,与此同时,他开始重拾自信,乐观的享受生活的同时在证券投机的磨练中,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一段交易后,利弗莫尔终于到达了更高的境界,甚至一度成了这里的王。但这个阶段利弗莫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因为被朋友热心的劝告而几乎赔光,又在后续的一系列交易下负债累累,债务缠身直到宣告破产。
这个阶段利弗莫尔的经历还挺让人感触颇多的,但最让我感慨的是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不怕失败重来的勇气,当年的那样灰头土脸的离开,却依然乐观继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增加自己对这个游戏的理解,而且在他输到近乎破产的时候,都不会去抱怨市场,而是庆幸自己还有一口气,改日还能再战。
这个阶段的书摘:
没人能跟对所有的波动,你只需笑到最后即可。
一般痴迷行情记录器上的波浪线的人,之所以会一败涂地,除了其他原因,主要是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