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好的病案分享,写点牢骚,记录思绪,以此打发一些无聊时光。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译文:圣人谦卑退让反而能居人先,不计生死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而成就了自己。
引申来看,老子想要传达的是一种不在意的心态。《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作者利弗莫尔曾有这样一段经历:他每天盯盘的时候,反复交易,获得的利润很少,甚至有时还会亏损;而当他有一次因在外旅行而不方便看盘,却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利润。试图去抓住每一次机会是不明智的,只会让欲望干扰了自身的判断。
又如身边的一些男生追求自己心爱的姑娘,很多以失败告终。后面回过头聊起来,他们总结发现撩一个败一个,而同时撩十个反倒成九个。撩一个的时候,太过于专注,极其渴望得到对方的反馈,不知不觉成了跪舔,最后往往是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自己。而当同时撒网时,心态往往变得很好,东方不亮西方亮。因此成功率大大提升。不过这种行为是不被道德允许的,所以这部分人被叫做“海王”。只是,这样不在意、不执著的心态是非常可取的,无论在任何事情上。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集结为一个车轮,正是因为它们拱成一个圆形的中空之处,才能连接车轴,成就了车轮的用途。揉和黏土制成陶器,正是因为它留有中空的部分,才成就了它的用途。开凿门窗建成居室,正是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辐条拱成的空心部分、陶器的中空以及房屋的空间,虽没有实质的物体,却都发挥着对应的作用。则“有”对应使用价值,“无”对应内在价值。在生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使用价值,而忽略了内在价值。使用价值是本质,而内在价值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一双鞋子,其用处不外乎穿着保暖而已,但是不同的品牌却赋予了其不同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包含了人们对该品牌的认同、质量或者偏好等等,使用价值则都一样。
在中医学里,大致分成两个派别,一个是医经派,一个是经方派。经方派之所以目前发展不如医经派,是因为它们占据了话语权。但是,无论哪个派别,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病。只是,由于思维体系和认知的不一样,导致其内在价值的不对等。只要经方是实用的,内在价值也会慢慢被发现,被推崇,甚至被追捧。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才提倡仁义。智谋机巧出现,才会产生狡诈虚伪。六亲不和了,才提倡孝慈。国家动荡不安了,才出现忠臣。
这与《坦白书》上的这段“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谋而合。人往往是越缺乏什么,便越想强调、展示什么。
人说金子总会发光的,前提是它的周围是些石头。又或者,它的光芒足以使周围金子暗淡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jj/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