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都业华,今天我们和大家继续分享《十年一梦》。这个章节比较特殊,作者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利弗莫尔。中文翻译中他的名字有很多种翻译方法,但是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利弗莫尔。大家如果一直有听我的分享的话,我在之前已经分享过一本是利弗莫尔自己写自己经历的书叫《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在作者的成长路径上,利弗莫尔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最先接触的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是一个记者写利弗莫尔的,当两本书都很出色。我一开始其实先接触到的也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后来才看到了《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在这个市场中,如果进入市场的时候,一个人能领着他少走一些弯路的话,他会觉得很幸福,所以他在这个市场中会觉得有时候蛮尴尬的,就是真正懂的人一般不倾向于讲给别人听,而到处喋喋不休的人有可能不一定真正懂。开玩笑的说,如果有这样的老司机带带我们,真的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所以这时候看到利弗莫尔的书以后,作者觉得如获至宝。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挺感兴趣的,因为利弗莫尔,基本上做投机的人都会把他认为可能类似于开山鼻祖一样,影响力非常大的一个人。本身我也挺喜欢利弗莫尔,但是我就很好奇或者很感兴趣,同样一个人在我眼中看跟在别人眼中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作者在接触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以后,他认为利弗莫尔对他的启迪或影响。第一大部分是他认为利弗莫尔对他的影响在于他对市场的认识上,具体有几个表现我觉得是值得我们重点分析的,我今天先分析第1个小项,就是短视。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是从最开始的国债期货开始到后面包括另外苏州红小豆、海南橡胶,他基本上都是每天盘内杀进杀出可能甚至几次的一个情况,它的交易框架基本是以两三天为一个周期,然后很多时候凭的都是自己的本能和感觉。他看的基本都比较短,那个时候他觉得很刺激,他最渴望抓住市场一天之内的盘中变化,就是这种思维,基本占据了他整个头脑。但是可能看了书以后他觉得阿利弗莫尔的观点对他来讲是跟他完全不一样。他说利弗莫尔不太赞同这种打游击式的短线交易方法,利弗莫尔说投机者不能醉心于对当前股市下注、押宝,应该从更广的角度来预测其变化。一个生意人应该像一个职业亿万大玩家那样做,也就是说应该看远一点,而不是只注重眼前那么一点。我读过利弗莫尔的书,也分享过,我可以跟大家比较负责任的讲,利弗莫尔是一个趋势交易者,他的趋势框架时间相对来说会比较长,所以你看到利弗莫尔的观点中讲得比较多的是怎么样能够在一个更大趋势上去下注,作者觉得这一点是利弗莫尔对他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觉得这里面其实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不要误解,我对作者没有任何不尊敬,毕竟作者是我的前辈,他年纪比我大,进入市场比我早。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做短线投机跟做中线趋势怎么会没有本质性的差异?在我看起来确实没有本质性的差异。提一个大家可能不一定赞成的观点,两三天或者利弗莫尔是两三个月,这里面真正的差异在哪?因为我是研究分形几何的,两三天的走势结构跟两三个月甚至两三年在走势结构图上来讲,遵从的都是分型结构,理论上来讲是一致的。这个分型概念大家可能不一定有感觉,你可以到山里摘一片树叶,有时候那个树叶很有意思,树叶上大致有一个结构,比如对称分布的叶子,你在这个大叶子中摘一片,中间还有个小叶子,小叶子摘下来以后你看到它的结构跟那个大叶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东西,都遵从的是这种类似的分型结构。股票也一样,在一分钟图形上遵从的这种走势结构跟在日线图上,月线图上遵从的规律一样。在我看起来如果你一定要在时间框架上去说,我个人觉得本质上两三天很有可能就是一个5分钟的线段图,那么两三个月很有可能是一个60分钟线图而日线可能已经不够了。所以实际上来讲,这里面应用的规律我觉得是一样的。真正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做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完全是清静的,我个人觉得做5分钟线段图跟做60分钟线段图甚至日线线段图没什么差异,但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的心混乱,我们所有人基本都一样。这里面最大的差异在于如果说你做一个持续长一点的,因为要持续两三个月的话,每天盘后晚上没开盘的时候留给你的思考时间更多一些,纠偏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即便你有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有的时候你很快能给自己纠正过来。而做两三天交易的过程中的时候,因为这个交易时间持续得非常短,有很多时候你的交易决策是要在盘中做的,有人会问了,这有什么差异吗?想想看,做两三个月甚至更长交易的时候,你很多交易决策是在盘后做的,因为时间充足,而两三天的时候你是盘中做,期货又带杠杆,在盘中的时候大家多半来讲是极其不冷静的,你的心是控制不住的。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你无法遵从自己原先制定好的规则,而是完全跟着感觉在走了,所以我自己总结的话,最大的差异在这儿。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混乱程度决定了我们往往做短周期交易的时候会非常的累,而且往往会做错。我跟我的很多学生讲,我说你们千万要事先定好规则,不要相信自己所谓的能力可以临时应变,而临时应变一般都是盘中,我觉得临时应变十有八九你们做的策略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我的要求是,不管是做什么交易,在你买的那一刹那先想好你卖应该怎么卖,止损点在哪儿,不要临时去想我应该怎么止损。第一,临时想多半来讲,你们就卖不掉了,因为你们会觉得,再等等,再等等,等下去没头了。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在人性方面,我们对自己可能要更了解,当然我自己的观点也是赞同大家可能做时间框架上稍微大一点的交易,就像我讲的一样,有很多时候你在盘后做计划做交易相对来说冷静程度高一些,而盘中真的是不要太相信自己,我觉得我们这个对自己还是要有个清楚的认识。你看作者绕了一个大圈儿,作者一开始在没发现利弗莫尔的书之前,他自己就给自己定下了规则,说要做中线交易,但是才成功了一小段时间,他就把这个规则忘了。但是现在回来从利弗莫尔的嘴里说出来以后,他又意识到了,原来这个东西是正确的。所以我才说我们很多交易者,在股市中是8字型运动,你画一个8,你绕一个圈以后最后会发现它回到了原点。我们很多人这一辈子穷极一生就是在交易中8字型运动,怎么去打破这个8字型运动很关键,否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后就是不断的绕圈子绕回到自己原来最初的问题上,是时候下来仔细考虑一下了。
好了,各位,今天我分享的是关于作者眼中的利弗莫尔,我们先分享到这,我自己也很感兴趣,我也希望把这部分分享得更多一点,同时我加上了一些我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我也希望这样的对比能够使得我们所有听的人看的人能够有更大的收获。欢迎大家锁定我们的栏目,我们在下期再见。
▼免费下载“益起学炒股”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