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借着于洋离任,迦南做了一期医药基金经理的评比。有小伙伴留言,说怎么没有谁谁?
迦南一查,还真是位不错的人选。索性仔细又搜了一遍,原本以为专注医药行业的基金经理不多,没想到一下找出了二十一位!
他们或专业出身,或长期从事医药研究,个个都是实力派。
这二十一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中海基金许定晴
国投瑞银基金张佳荣
嘉实基金齐海滔
汇添富基金郑磊
易方达基金杨桢霄
长城基金谭小兵
融通基金万民远
融通基金蒋秀蕾
招商基金李佳存
中银基金刘潇
上投摩根基金方钰涵
广发基金吴兴武
博时基金葛晨
创金合信基金皮劲松
中欧基金葛兰
工银瑞信基金赵蓓
工银瑞信基金谭冬寒
农银汇理基金赵伟
交银施罗德基金楼慧源
宝盈基金郝淼
华夏基金陈斌
由他们管理的、最具代表性的基金,分别是:
中海医药健康产业精选()
国投瑞银医疗保健混合()
嘉实医疗保健股票()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
长城医疗保健混合()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
融通医疗保健行业混合()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
中银医疗保健混合()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
博时医疗保健行业()
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A()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
交银医药创新股票()
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
华夏医疗健康混合()
基本情况由于基金经理太多,迦南根据他们的从业时间分成了3组,分别是
从业5年以上的,迦南称其“老鹰组”
从业3-5年(不含),称为“雄鹰组”
从业1-3年(不含),称“雏鹰组”
先来个大合照:
这二十一位基金经理中,从业5年以上7位,从业不足3年的是6位,最长的是中海基金的许定晴,超过十年,最短的是宝盈的郝淼,不足一年半。
他们管理的基金规模都不大,除了创金合信医疗保健的规模有点迷你,汇添富创新医药有点胖之外,其余的都在10亿-30亿这个区间,很适合基金经理施展。看来还没有充分的被市场认识到,这是我们的机会。
并且,有接近1/3的是女性。
基金经理简介我们再逐个稍微了解一下这二十一位医药操盘手(以下均来自公开资料,排名不分先后):
1、许定晴
女,苏州大学金融学硕士。
曾任国联证券研究员。年3月进入中海基金,历任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研究总监。现任代理投资总监、投资副总监。
2、张佳荣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
曾任长信基金研究员。年8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任高级研究员。
3、齐海滔
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
历任长城证券行业研究员、银华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天华证券基金经理,银华内需精选基金经理。年4月加盟嘉实基金,擅长医疗主题类的投资。
4、郑磊
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
曾任国泰君安医药行业研究员多年,年起在中海基金任医药行业基金经理,一直专注于医药行业。
5、杨桢霄
北京大学生物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博士。
年加入易方达后,一直担任医药研究员,医药研究经验丰富。
6、谭小兵
女,四川理工大学工学学士、暨南大学管理学硕士。
-年经历联邦制药、东莞证券、信达澳银基金。年2月进入长城基金任行业研究员。
7、万民远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
年起历任银河证券研究员、国海证券研究员。年4月进入融通基金任行业研究员。
8、蒋秀蕾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硕士、中药药理学学士。
年8月起,先后担任朗生医药产品经理、招商证券研究员、嘉联融丰投资经理。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行业组长。年9月去了新疆前海联合基金任投资经理。年12月再次加入融通基金。
9、李佳存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学士、上海财大金融学硕士。
年7月加入广发基金任研究员,从事医药行业研究工作。年2月加入招商基金任研究员。
10、刘潇
女,中国药科大学硕士。
曾任平安资管研究员,年加入中银基金,现任医药与消费研究组组长。
11、方钰涵
女,复旦、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双硕士
历任兴业证券研究员、国泰基金研究员。自年6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先后担任行业专家、基金经理。她是先做QDII,后操盘国内医药基金。
12、吴兴武
本科化学,生物学硕士。
毕业后即进入公募行业专注医药行业研究,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员,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助理。
13、葛晨
南京大学生物学学士、生物学硕士。
年加入博时基金长期任医药行业研究员。
14、皮劲松
中国药科大学硕士。
年9月至年4月先后任职于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中心、上海药明康德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年4月加入东莞证券任研究员;年8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
15、葛兰
女,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历任国金证券研究员,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
16、赵蓓
女,本科医药专业,研究生金融专业。
年加入工银瑞信,一直从事医药研究。现任研究部副总监、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
17、谭冬寒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
曾在中信证券任行业研究员;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
18、赵伟
硕士研究生。历任葛兰素史克(上海)药物化学部助理研究员、广发证券医药研究员、招商基金医药组组长。现任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经理。
19、楼慧源
女,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浙江大学应用生物科学学士。
年至年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
20、郝淼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年7月至年2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从事生物医学领域科研工作;年3月至年6月就职于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任医药行业研究员;年6月加入宝盈基金。
21、陈斌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博士。
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任研究助理,09年加入华夏基金,历任医药行业研究员、医药行业组组长,一直专注于医药行业的投资。
可以看出,除了赵伟、方钰涵、谭小兵、齐海滔和许定晴这五位,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拥有相关医药或生物学的背景的,由于医药专业性很高,学过相关学科肯定有利于在医药方面的投资。
接下来,我们进入实战环节~~
阶段收益对比1、老鹰组
老鹰组的李佳存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赵蓓,吴兴武和蒋秀蕾,都超越了同类平均值。
2、雄鹰组
雄鹰组,则是人气很高的葛兰,其次是融通万民远。
3、雏鹰组
雏鹰组,可以看到,明显红块比前面的两组要多,证明这边的阶段表现优秀的选手更多些,比如博时的葛晨和创金合信的皮劲松,其次是郝淼。
阶段性收益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投资者的收益状况,所以迦南其实更看重年度的累计收益。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快字,感谢各位能看到这里,鉴于篇幅所限,本期先到这里。
迦南明天会重点对比一下年度收益、风险数据等更为关键的因素,敬请留意。
来个小调查,到年年末,你觉得他们当中谁能问鼎业绩冠军?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