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小作手
扼住5G咽喉的关键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作为投资者,以下内容,读了不一定能赚到钱,但不读,一定会错过一些赚钱机会!
一、LCP——扼住5G咽喉的关键材料
年将是5G的商用元年。根据历史经验,每一轮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都会带动产业链的投资热潮。5G也不例外。从周期的演绎来看,5G周期的开启意味这轮资本支出的浪潮,其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可能超过4G。
LCP——作为5G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凭借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成为5G材料的新宠。
LCP是5G手机信号表现最佳的材料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LCP。简单的说,LCP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耐高温、高强度机械性能、优越的电性能和加工性能。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及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其中消费电子占比80%。
随着1G、2G、3G、4G的发展,手机通信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逐渐提高。目前主流的4GLTE技术属于特高频的范畴,即频率0.3GHz~30GHz。5G的频率最高,现在正在进行的5G技术试验主要以28GHz进行。
4G时代的天线制造材料开始采用PI膜(聚酰亚胺)。主要在FPC中被用作绝缘材料。但PI膜在2.4Ghz以上频率损耗偏大,不能用于10Ghz以上频率,且吸潮性较大、可靠性不足,因此,无法满足5G终端的需求。
和4G相比,5G最重要的变化在于高频和高速。因此,PI将在高频的5G时代被逐渐替代。LCP有望凭借自身的优势替代PI将成为5G天线的首选材料。
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5G商用的进一步落地,年5G换机潮有望加速。LCP市场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据IDC预测:-年手机LCP/MPI天线渗透率将从10%提到30%,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左右。
手机厂商率先布局
以ipone为例:苹果公司已经率先展开应用尝试,年发布的iPhoneXS,iPhoneXSMax及iPhoneXR中均使用了六根LCP天线。此外,iPhoneX采用全面屏后,留给天线的净空间减少,天线设计需要改变,LCP天线可以节省空间、代替射频同轴连接器。
从价值方面看,iPhoneX2根LCP天线合计8-10美元;iPhone7PI天线单机价值约0.4美元,价值提升约20倍左右。
产业链日趋成熟,国产替代空间大
1、LCP产业链简介:
LCP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FCCL(柔性覆铜板),中游软板制造,下游模组制造构成,最终进入终端市场。上游环节,关键原材料包括LCP树脂/膜、铜箔等,用于制造FCCL;中游环节由软板厂商利用FCCL、其他材料和生产设备,在其工艺技术下完成软板加工;下游环节由模组厂商根据终端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并将LCP软板进一步加工成功能模组,例如天线模组、摄像头模组等。
2、国产替代空间大:
目前,全球LCP材料产能约7.6万吨/年,全部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占比分别为45%、34%和21%。材料的高技术壁垒使得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与日本地区,其中美国的塞拉尼斯公司,日本的宝理塑料以及住友化学是主要的供应商,约占全球产能的70%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二、国内卫星互联网蓄势待发
近期,卫星互联网重磅信息频传。1月2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第四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本次发射是一个月内的第二次发射,发射间隔明显缩短。
1月16日,我国民营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成功发射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标志国内卫星互联网迈出实质性一步,前期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也曾提出了“鸿雁”和“虹云”计划,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正蓄势待发。
什么是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是指利用低轨卫星星座实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服务,相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传输延时更短,路径损耗更小;相对于光纤,低业务密度地区部署便捷、成本低,将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之一。
卫星互联网是突破数字鸿沟实现“全球互联”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全球还有43亿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成为经济、高效解决方案,使得互联网能够覆盖乡村等偏远地区人口。
还有机构前瞻性地预计,初见端倪的卫星互联网或将成为6G的开端。卫星互联网将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参与到6G网络的整体建设中,卫星互联网是目前6G确定性最高的技术之一。
中美两国竞争激烈
目前仅中美两国开始全球卫星互联网的建设,我国目前与美国为第一梯队,在商用航天服务领域,美国领先中国约一年的进程。
太空域和信息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的两个重要战略制高点,由于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的稀缺性,空间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美1月份已发射颗卫星:
年1月份,美国开启正式商用卫星的密集发射,前两大星座今年计划入轨颗互联网卫星,年开始正式商用运营,到年Starlink全部组网完成(根据Spacenews报道,Starlink年内将进行24次发射,预计完成颗卫星卫星入轨;Oneweb每季度将发射90颗卫星,年预计入轨颗)。
中国加速布局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其中央企计划包括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星座和航天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和“行云”工程;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银河航天的“银河系”AI星座计划、航星光网的激光通信星座计划和国星宇航的AI卫星星座计划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些企业的计划实现或部分实现,低轨道卫星将迎来空前的繁荣。
国内部分公司卫星星座规划: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括上游卫星、火箭的设计制造,中游卫星互联网系统的建设运营,下游的应用服务。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低轨卫星互联网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星座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上游需求相对明确;未来随着系统建设完成,产值占比更大的应用服务将快速增长。
最后,再聊一下本周市场的一个热门消息。
本周二收盘后,一则消息引起了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zz/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