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推荐 >> 正文 >> 正文

复旦教授利路修身上有一种中国人很缺少的力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1/6/26

中国人的力量是什么?

是疫情期间顶着暴雪逆风前行的坚韧;

是大洪水时用身体筑坝的抗争;

是外敌来犯后众志成城的团结;

是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孕育的积淀……

我们中国人一直珍视并发扬着自己所拥有的强大力量,但却很少思考我们缺少了哪些力量。你觉得中国人的力量是完美的么?

4月12日,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自己的微博主页上发布了一则名为《复旦教授在线为利路修打call:为什么我爱丧系青年利路修?》的视频,直言在这位二十多岁俄罗斯小伙子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所欠缺的力量?!

教授,咱中国人到底缺啥?!我们补还不行么?

普通人看选秀能get到快乐,教授看选秀基本get出了一篇论文……

看完教授的视频,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内卷(注:即人类的内部竞争)中毒太深,以为这种力量是需要“补”的,结果这种力量是让我们“丢”,让我们“放下”。

说实话,教授有几句话说的太扎心了:

这说的不就是我们身边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人么?

东晋的中国人还有陶渊明,而现在的我们生活里还有这种活生生的“急流勇退”的中国典型么?

视频里的教授还拿日本的知名赛马——屡战屡败的乌拉拉举了一个例子(完整版视频详见梁永安教授的微博和b站主页),马快不快乐我不知道,但听了马的故事的我真的不快乐了。不过要说日本没有丧文化么?

小编倒想到了前几年比较火的一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这个名字基本符合了教授讲的内容,但并不完全,个人认为这种状态是普通中国人和俄罗斯利路修中间的过渡状态,理想的“利路修状态”应该是——逃避不可耻,但也不一定有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你看利老师逃了吧?逃了;可耻么?不呀;有用么?笋丝笑笑不说话

第二,梁教授做了解释,中国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是没有退出机制的,所以中国的退也要有正确的退的方式:

不禁让人想到甄嬛的那句:“放不下荣华富贵的人,就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不过这也不是在贩卖焦虑,大家不要一丧众丧、盲目从丧,小钱钱又有什么错呢?谁不喜欢自己辛苦挣来的小钱钱呢?

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在无聊的日常里找寻独一无二的小确幸吧!你怎么就能确定现在选择的这条路上不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呢?

视频的最后,教授也说了,面对这么一个有趣的俄罗斯小伙子,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呢?

此时的利路修:

编辑:Вика排版:Роза责任主编:一只小鹿、Андрей来源:[1]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tj/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