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推荐 >> 正文 >> 正文

书只用来读你太天真了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1/5/20

今天朋友圈里两大灵魂拷问:一是你还相信爱情吗,第二是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

才想起,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说实在,我算不上是个多爱读书的人,只是还算比较喜欢书,还能一直保持读书习惯而已,为了应景,写写关于书的想法,也打发下周五晚时间。

?

蔡元培

读书的好处,已被无数成功人士和名人说尽了,今天的各公号也有各种励志文章,看得我是手心冒汗、自惭形秽。以本人一贯吃瓜风格,今晚就来说说,书除了用来读之外的用途。

?

?

这是第一个从脑海里迸出来的关键词。

?

《围城》关于借书的经典段子: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给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也是男女恋爱的必然步骤的初步。借书,问题就大了。

?

原来在钱老先生那个年代,借书竟是个把妹的方法。不过这套应该已经过时了吧,我听如今W姐的口头禅是“人生短暂、请直接约”,哪用得着这一套啊。

?

不得不承认,我是旧时代过来的。

学生时代的我们经常借书。以那时的收入水平,家长肯掏钱买的书,大抵是什么四大名著、世界文学、作文选集一类“有用”的书。而我们喜欢读的书,大多是靠借来的。哪个同学能借来一套《陆小凤》、《天龙八部》之类的书,立马会成为班里的红人,大家眼巴巴地等他看完。谁借到手,肯定是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甚至用挂历纸,包上书皮,带到教室里继续读(前提是不要被柯主任抓到),那效率叫一个高。

最恨的就是当一套书有好几本,你读完第三册时,前面那个第四册的家伙还磨磨蹭蹭没看完,那人定为千夫所指。那才真是,比学赶帮超啊,我大概是那时候培养出来的高速阅读能力、顺带着学会繁体字的。所以后来课文里学到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其中所谓“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真是深得我心。

有一次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有些同学,别傻了,不要以为都跟你们一样沉迷小说,人家把书借给你,自己可是在家里刻苦学习的,考试时候见分晓啊!

?

呀,难不成咱中了同学的调虎离山计?还是老师故意挑拨离间?已不可考,总之,这借书吧,还真是个谜。

?

?

你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常被用来教育读书的大道理。

确实,以书识人,自古便是好的方法,只不过,这问法太明显,稍微有点情商的人,都不会掉进坑里。

?

《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贾母问她可曾读过什么书,她说,只刚念了《四书》。后听贾母说到姐妹们“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回头宝玉进来,问她:“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就改口了,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看,林妹妹的情商不低吧!

?

经典的招聘竞岗面试题有道最俗气却很常用的,就是问: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以前,还有人会实事求是地说什么西游记、新华字典、唐诗三百首。然后,考官们根据结构化面试打分模板认真打分。

然鹅,HR们太天真了,这种题目早就无情地被各种面试培训机构攻克,出现了许多标准回答模板,比如,应聘公务员,你要回答《旧制度与大革命》、《沉思录》、《百年孤独》,应聘金融机构,你要说要《门外的野蛮人》、《股票作手回忆录》、《滚雪球》,搭配加上几句切合岗位的素质与个人经历,高分!

书,就是这样用来装的!

?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装再上升一个层次,便是演了。

公司小丁晚上十一点发个朋友圈,一杯美式咖啡加一本《民法典释义》,配文:“娃终于睡了,赶紧充电呀!”或者,“专业选的好,年年是高考”。领导睡前刷到,点个赞说,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剧本不错,但记得屏蔽你爹妈,他们会以为你真的挑灯苦读而为你担心。

?

这属于初级演员,有点太直白,容易让人觉得你读书有功利心里。咱来点进阶版。

李姐实拍

比如,晒出一本《反脆弱》,配文:“作者比写《黑天鹅》时又成熟不少”,显得你整天都在读书吧?发一本《中外法学》旧刊,配文“这个问题研究了好久,原来陈老师前年就写过,唉,还是读书太少”,显得多谦虚。

我桌上的书

当然,姑娘们拍一拍《风住尘香花已尽》《简爱》(务必要英文原版》,配上什么“从前的日子很慢”之类,温婉形象便会跃然纸上,呃,准确地说,跃然网上。人设,可不就是从书里来的。

?

这几年实体书店突然火爆,所谓的“最美书店”,层出不穷,美倒是不假,不过书还是书。我们也喜欢跟风去书店打卡,还好咱不用演,原因是演了也没人看,主要去喝个咖啡,欣赏一下装修,蹭着免费看书,尤其是那些印刷精美、图文丰富,又贼贵的进口书。我就经常遇到去书店里演的。

?

京城的高档商场,书店已成为标配,多数是亏本的,只为增加品味让商场不过于俗气。店面风格设计、书籍选品都是不含糊的,引得各路网红们纷纷前往打卡。所以通常就是,抽一本封面精美、颜色风格与服饰搭配的书,书名是啥都无所谓了,找一个/数个优美的角度,一番/几番摆拍,低头、眯眼、牙疼、下巴疼、额头发热等动作来一轮,小视频、朋友圈一发,搞定收工,书又插回书架了。

好像也有一些所谓“拆书者”、“导学者”,就在那里抱着一本书侃侃而谈,念一下书的简介、说一说目录、读几段精彩文段、再来几句评论,录个十分钟视频。听说,这种拆书导读的课,还很受欢迎,让你感觉只花了十分钟,便高效率地读完一本书,尽得其精髓。作者(以为)传播了思想,网红收获了流量,书店卖出更多咖啡,商场显得更有文化,读者以为取得了真经。所谓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真能演!

?

当然书的妙用还有,比如还可以放在家里或办公室做装饰、可以用来垫高电脑有利颈椎健康、泡方便面的时候可以盖住、在不想搭理人的时候假装沉迷,都不错吧。世界读书日,我还是不要耽误大家读书的时间,毕竟,有些人,只在今天读书。

.4.23

北漂的冰琳

嘻嘻赏点买菜钱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tj/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