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陆续看到一些网友发表主动或被动辞职,开始全职炒股的文章。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接触过很多中年在家炒股的职业股民,这里面有很多共同点,大部分选择我是不认可的。也发生过个别悲剧性事件,比如我的一个故人,炒股失败得了抑郁症,最后跳楼自杀。
今天想统计一下市场较为普遍的投资选择,并做出我的个人建议,你该如何投资、如何去决定你自己的人生。
作者:仓都加满
来源:雪球
在投资社交平台雪球上,我做了个调研,假设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被迫或主动失业,做全职股民,会选哪一个公司做为投资对象?
该调研得到活跃回答,至今有多个回答。其实,你看下最近马路上突然增加的专车司机就知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需要另找谋生途径的中年人在大量增加。
投资股票,是一条门槛很低的途径,但正因为门槛低,难度是很大的。我在这里要做的,是把多个回答统计下,然后打分,做出我的个人建议。
我的评分标准纯主观,只是个人判断,从0-分,分满分,0分不用说,OUT。下面来具体分析:
0分答案
0分是高投机,全仓加杠杆,追逐市场最热门的公司,比如前段时间的口罩概念如道恩股份,5G短信概念如神州泰岳。
这是散户容易犯的错误,但对于全职股民来说,一方面要养家糊口,一方面还要靠股市赚钱,再去玩这种危险游戏,是致命的。
30分答案
30分是洋河股份这类过去的白马股,但由于竞争力下降,业绩增速下行。
这些公司的问题在于,市值依然高高在上,但是成长性不再了。同类的公司,有东阿阿胶、华东医药,全职股民要是长期投资这种公司,前途堪忧。
50——55分答案
大部分人实际是得的55分,他们会选择招行、万科、格力,这都是经营管理优秀的公司,过去分红好,既稳健又成长,看似完美,但问题在于,过去今几年涨幅太大,透支了成长性。
以格力电器为例,年利润是下滑的,但去年股价涨了95%,这是非理性的。
格力电器面对的问题,是空调行业遇上天花板,但是转型困难,新能源、手机等都不成功。
而且董明珠最近说了,格力不会大规模转型网上销售,原因是不愿让几十万线下销售人员失业。
这样,在成本上,就很难和奥克斯等轻装上阵的公司竞争。如果无法有效击倒对手,空调市场就陷入红海。
银行的问题,在于低利率环境对利润的冲击。银行核心的商业模式靠利差。
当利率下行时,利差空间减少,那么这些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会根本颠覆的,日本当年80年代末,全球最大的公司都是日本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就是因为日本零利率这么多年,这些机构都已经出局了。
欧洲的德意志银行也快倒闭了,因为在零利率这样一个环境下,这些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
中国的银行,同样会面临利差减少、资本充足率、疫情带来的坏账率这些问题。
如果选择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那比招行竞争力还差,基本靠牌照吃饭,活力不足,只能打50分。
60分答案
60分来自中国平安,保险的格局比银行好,在中国,银行太多了,保险相对少。
中国保险渗透率很低,如果按照欧美日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从市场发展空间上来讲,保险和银行是完全两个故事。保险在资产端空间大,可以投股票、投另类资产,有明显优势的。
但是中国平安的问题在于太热了,过去几年的上涨,同样透支了它的空间。
去年底,只中国的公募基金持有中国平安。
股东人数从年初的44万,一下增加到年初的64万,增长了近一半。
我认识很多全职股民,大多把中国平安作为主要持股,这也是一种洗脑。
但是历史不代表未来,中国平安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平安银行同样受利率下行影响,平安证券发展平平,过去几年中国平安涨幅较大,机构大举持股,散户大举接盘,谁来给这一切买单呢?
70分答案
70分我会选择给选择贵州茅台、五粮液、腾讯控股、长江电力、海螺水泥,这样的投资者。
这几个公司,在行业竞争力突出,而且行业也是持续性的。
较大的不足,是在过去20年,涨幅太大,行业的天花板,隐约可见。
以腾讯为例,面对头条系的挑战,有点应对乏力,给市场带来怀疑,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tj/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