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推荐 >> 正文 >> 正文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交易的是金钱,而拼的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2/8/18

读过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丁圣元注疏版)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最不愿看到的是华尔街知名的股票交易家杰西.劳雷斯顿.利弗莫尔的人生结局。

年11月,63岁的他自杀身亡。在遗书中他把自己的一生表述为一场失败。

然而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生起伏迭起,四起四落,多次破产,直至创造股票和期货市场的奇迹,从来没有被失败打倒。

他离开人世已经八十多年,世事更迭,而书中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现在看起来仍然惊心动魄、耐人寻味。

这本书不但适合股票和期货交易者用于业务参考,对不涉足这些领域的普通人,同样有教益。

一、挫败随影随行,你要百战不殆

因为家庭贫困,利弗莫尔从14岁开始,就在股票经纪营业部打工,负责每天把纸带报价机的最新报价抄写在报价板上。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即没有什么高学历,也没有任何股市经验。所以他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完全靠在股票市场的实战中获得。

他的优点就是敢于涉世,他深信一句话:不下注不知输赢。

他的一生投机生涯四起四落,20岁积攒1万美元,22岁全部损失;23岁进入第二次上升时期,而在一天之内重返原点,收市的时候就宣告破产;30岁挣到人生第一个万元,一年以后又破产;39岁一轮行情获利万美元,52岁达到顶峰,获利一亿美元左右,57岁再次破产,一无所有。

看得出,他的每一个辉煌时期都很短暂,常常到手的钱还没捂热乎,又成了穷光蛋。

每次损失都是犯错造成的,他自己承认:我这辈子都在犯错误,但是对我来说,亏损从来都不仅仅意味着损失,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训。他在一次次错误中认识自己的弱点,重新调整自己的交易行为,然后卷土重来。

他接受的是市场教育,在实战中学会实战,接受市场对自己的一次次教训。敢于实战,不怕犯错,通过纠错提升自己。不惧失败,屡败屡战,脚踩着一次次失败走向人生巅峰。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他在某次血本无归的时候,都有充分理由退出股票市场,去做点其它的工作。那样股票和期货市场的历史上,就少了他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能够打败你的,往往是自己。不认输,从头再来,失败就是新的起点。而就此罢休,就给自己的事业划上了句号。是起点还是终点,完全取决于面对失败的态度和行动。

人在一生中接受各层次的教育、听老师和长辈的指点,学习其他人的成功之道,都不能取代犯错这个环节。

犯错才是真考验、锤炼真功夫,在犯错中交学费,长才干,是人生不可越过的坎。

二、市场金身不败,你要谦卑自省

利弗莫尔认为: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无论什么地方有错,都是自己错,不是市场错,千错万错,市场不错。

不管是哪类失误,导致犯错的原因总可以找到很多,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他人干扰的原因。

他分析过很多人的一种心理:如果市场对你不利,每一天你都希望这是最后一天,盲目听从希望的摆布,不接受最初的损失,到头来,亏损反而变本加厉。

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他重视基本的交易原则,从不和行情数据争辩,从不对市场发脾气。不像有些人,经常因为市场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趋势来演变而气急败坏,把这种情形理解成市场对其本人的蔑视,于是情绪失控,违背规律,进而失去钱财。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不利的外部环境,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仅仅是在股票市场。

像近几年出现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多少人的正常计划,扰乱了多少人的美好梦想。

我们都希望疫情早一点结束,但是疫情并不随人愿。

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对小两口闹矛盾,因为工作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业务萧条,个人收入骤减,妻子认为他对家庭没有尽到责任,而男方蛮有道理,认为自己没有错,是企业效益下降的错。

后来经过情感专家的分析,他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决定辞掉这份收入低廉的工作,放下面子去做外卖小哥,赚更多的钱补贴家用。当男人决心改变自己的时候,夫妻俩开始对生活的重拾信心。

如果坚持把原因归结为企业效益下降,就只能等待疫情结束,期待企业重新景气,那这个没有具体期限的等待,自己的家庭能否承受得了?

一味强调外部环境,实际就是在推脱责任。只有从自身找原因,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

在利弗莫尔的经历中,他有过对行情的误判,有听信了别人的不实之词,还有形形色色小道消息的误导,他并没有去指责对方,也没有去讨论谁对谁错,都把责任落在自己的头上。

与其花费时间去追究别人,声讨局势,不如用这个时间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还是自己的定力不够、眼光不行,如果自己的信念足够,就没有受骗上当、损失钱财的后果。

他有一句总结:当一个人犯错的时候,唯一该做的就是停止继续犯错,重回正确的一边。

三、信息纷纷扰扰,你要独善其身信息。

交易市场充斥着各种信息,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很容易在信息冲击中迷惑自己,盲目地被推着走。

利弗莫尔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因为听信业内专家托马斯的分析,转变了自己对棉花市场的判断,损失数百万美元,使十分之九的本金化为乌有。

能够接触到他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精明人。在他打算卖出一个股票的时候,他被提示:你是不是疯了。当他要买入一个股票的时候,他们又给他警告:这个有危险。

他说:交易者的另外一个敌人,是容易受到一位吸引力难以抗拒的人物非凡的才华表现出来的似是而非论的感染。

他得出结论:在股票交易中,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我从不相信和打听内部消息的缘故,没人能靠旁人告诉他怎么能来赚大钱。

不听从他人的贴士,坚持自己分析数据、判断趋势,坚持不懈,锤炼出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推断能力。

当今的时代,信息量和传递的速度大大超过利弗莫尔所在的年代。不仅仅在股票市场,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无法摆脱信息的轰炸。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可能不知道怎么吃、怎么穿,怎么消费、怎么活动,教给你的说法太多。

更难以抵御的是似是而非的各种诱骗。

仅以沈阳为例,去年十一期间,31名教师受骗万元。今年元旦期间,又有85人被骗,损失金额达万元。

被骗的名目有刷单、杀猪盘、虚假购物、冒充客服、虚假贷款,很多都是老套路重演。

受骗的人当中、自由职业者占多数,也有教师、学生、军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上当。

令人不好理解的是,在受骗的教师中,平均年龄只有35岁。他们并没有脱离社会,也有正规的职业,应该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但却没有识破骗局。

人们在被越来越多信息所包围的时候,各种所谓时尚的说法、现成的攻略都给你预备好了,许多人就习惯接受这些现成的东西,而懒于独立思考。

以至于对是非的判断,对诱惑的抵御,对骗局的识别,丧失了必要的警觉。

在股票市场听风就是雨,损失的是真金白银。而在现实社会中受骗上当,同样要付出钱财的代价。

不要把任何信息都当做宝贝,有自己的分析和筛选,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有自己的坚守,筑起一道心理屏障,给自己留一份净土。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中,有主人公股票、期货交易操作的真实运作实录,能不能给今天正从事这个领域的人以指导,这要他们读过才有答案。

本人不炒股票、不做期货,可以肯定地说,本书对今天的人们如何面对生活的考验确实有帮助。

与其想从书中得到交易赚钱的技巧,不如先学习主人公如何修正人性的弱点,因为交易者个人的成长是赚钱的先决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tj/10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