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5岁,接受埃德文·拉斐尔的访谈,并后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所以这本书,写到这里基本就是结束了,其后半本都是说了一些小故事,包括了:非预期事件、贴士、市场操作者、逼空、操盘手、公众等等的一些看法。有兴趣的可以自行阅读一下。
后面的就是一些后记了。
年,47岁,在小麦期货中获利万美元。
年,48岁,据说其个人资产已过万美元。
这时他拥有了自己的作战工作室,雇用大量的人负者电话、电报和股票行情。也就是说,他组建了当时反应较快的行情反应、和情报网络系统。
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会有很多套利机会,有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年,52岁,事业到达了顶峰,在年大崩盘中获利1亿美元。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按书中后记中写道:当时他雇用了40名“统计员”作为助手,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对下跌和涨的股票家数进行计算。在他广泛选取的只股票中,有只同一时期下跌,只有只上涨,所以尽管道指涨势喜人,他也感到大事不妙。
这里主要他的“间谍”情报得到了利率要提升的情报。这此之前,股市是疯狂式上涨的。
如果我们提前普通人得知到利率变化的可能,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
我们能通过杠杆去疯狂的做空做多,从而获得大量的财富。
但这种事情,现在已经不可能复制了。如果你现在提前知道了,必然是犯罪。现在只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去预测这种可能性和概率。
当然现在的利弗莫尔交易系统已经成熟了,情报反应系统也敏捷,我相信即便不是这个契机,他终也能走到这么一步。
(我粗略的从网上看了一下,那时候一盎司的黄金相当于20.63美元,而现在一盎司黄金相当于大概美元左右,也就是相差了大概90倍左右。也就是说,那时候的1亿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90亿美元左右。计算可能不准确。权当其是百亿-千亿美元级别的存在即可。)
年,56岁,再度破产,但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因为有信托基金,他并没有陷入贫穷,他与妻子到欧洲旅游了20个月。
年11月28日,63岁,杰西·利弗莫尔自杀。
他的遗书中写道:“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对于他为何自杀,没有人知道原因。由于买了信托基金,所以钱的原因可以先排除。我想大概有3个可能,1是感情,这里他跟他妻子离婚了,应该是感情上是出了问题的;2是时间,毕竟已经是一个年龄不小的人了;3是信仰,当时赚得1亿美元,已经是那个时代顶峰般的存在了,而当这一切你都得过之后,带来的又是什么,信仰又该往哪去放?这也仅仅是一些臆想,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
纵观他的一生,白手起家,从一个抄写员,做到了1亿美元。四度浮沉。造成他成功我觉得主要还是三点:天时,这其中就有时代机遇的可能;地利,处于当时那种制度之中,试问那年代中国有什么;人和,自身的基本素质和努力也离不开。而当这三点共振了,便会产生一个可能性。
而现在我们又拥有什么?天时、地利应该都有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身素质提升起来。首先从技术上组建一套成熟的系统,其后思考市场运转的基本逻辑,最后组建自己的一张网。才有那么一个可能性。
而又怎样去避免其人生最后的惨淡收场?
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这里都是我自己胡乱写写,也许日后看看,徒增一笑料。
谢谢观看
阿杰期权笔记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pj/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