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内容 >> 正文 >> 正文

荐读伟大的博弈上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1/5/2

为了周末开一个小型的读书会,最近又翻看了两遍《伟大的博弈》。优秀的书籍总是这样,常读常新,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今天特意写一篇书评,以记录这次阅读的新收获。

我非常感谢这本书。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投资股票必须扎根实业,助我走上了价值投资的正路。

记得,那是年,已经在股市厮杀9年,且在主流财经媒体工作了6年的我,还停留在技术分析、研究资金博弈的草莽阶段,在经历了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后,痛定思痛,我只能寻找新的投资方法。读史使人明智。那一年,我反复阅读《伟大的博弈》,这本书描述了年到年,多年华尔街的变迁。刚开始,只是对书中的历史故事所吸引,也会被文字细节闪耀的光芒所折服。但阅读了6、7遍之后,就来了感觉。也不知道在哪一个夜晚,我突然有了顿悟——华尔街多年的历史似乎在说,股票投资必须以实业为根基,坚持走价值投资,才能够长长久久。智慧的种子就在那个夜晚种下,最近今年,我明显感受到了种子在开花,果实在生长。想知道我为何有那一晚的顿悟?听我介绍完这本书,也许你就有了答案。------------------------《伟大的博弈》这本书首版于年,出版当年就引起轰动,美国CNBC电视台还为本书制作了专题报道。目前该书出到了第三版,依然很受读者欢迎。这本书讲述了年到年发生在华尔街上的大事件,大人物和大主题。本书共有16章,各章节按照时间顺序、配合以带有逻辑性的人物和事件,渐次展开历史画卷。为了方便介绍本书,红林经过再创造,将本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讲19世纪之前的华尔街,包含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第二部分讲19世纪华尔街的草莽年代,包含第三章到第九章的内容;第三部分讲20世纪华尔街遭遇全球大决战和世纪大萧条,包含第十章和第十四章的内容;第四部分讲20世纪80年代到年,美国点到0点的“小奇迹”,包含十五章和十六章的内容。实际上,时至今日,道琼斯指数已经3万多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道指走出了长牛的姿势。--------------------------先看第一部分:19世纪前的华尔街1、荷兰人的商业主义精神万丈高楼平地起,红林喜欢追本溯源,寻找事物的起点。《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就从华尔街的起点开始叙述的。华尔街位于纽约,而纽约早年叫新阿姆斯特丹,属于荷兰的殖民地。年,时任统治者斯特文森,为了防御英国人的入侵,在城市的北路陆地位置上都建起了防御城墙。这个防御木墙后来被推倒,并建了一条街,这就是后来的华尔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荷兰人影响的是这片土地和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一切向钱看的城市精神。懂一些经济史的朋友,应该都明白荷兰人可怕的商业精神,其实也就是捞钱的精神,荷兰人对捞钱的执着应该比如今的深圳人更强。书中介绍,其他殖民者来到美洲,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建造富丽堂皇的教堂,好让自己的信仰有落脚之地;而荷兰人来到纽约,如此“全神贯注的追逐财富”,以至于17年没有建过教堂。荷兰人爱商业,爱金钱,这个特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他们鼻祖的身份——他们是全世界早期资本主义的起源:荷兰人策划了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荷兰人创造了第一个股份制公司——年的东印度公司。尽管该公司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它确实是股份公司的首创。其首创之处在于,不仅大资本和贵族可以入股,普通的市民,甚至仆人、妇女和小孩等都可以入股,公司将小资金聚集在一起成为大资金,用于远航与亚洲等其他国家贸易。比如向中国运送过鸦片,也从中国运作瓷器。通过贸易差价,为公司股东牟利。在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荷兰人还发明了各种股市投机术,卖空,吸盘,对敲,逼空股票,囤积某种商品等,荷兰人创造的证券交易规则,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含了自发和博弈的色彩,做多尤其做空从一开始就引入制度设计,这点就让股市显得更为残酷,而中国证券交易制度就温和得多。

荷兰人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成相互融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荷兰人这一切的创造,就源于他们对财富的热爱。

央视制作的《大国崛起》纪录片,在介绍荷兰的崛起时,曾经提到荷兰人对自己财富的热爱,荷兰人从来不在意城市的管理者是谁,也不在意国家的政策是什么,谁管理他们,他们都是顺从的,但是一旦涉及到要动他们的财富,他们肯定会奋起抵抗,或者放弃抵抗。所以,当英国人年带着自己的舰船,从南面而不是筑墙的北面,进攻新阿姆斯特丹(纽约)时,整个城市的财富都面临被摧毁的危险。此时,城里的商人,包括斯特文森的儿子,都鼓励城市最高长官斯特文森投降,于是全城也就真的投降了。当英国人开始统治纽约这片土地时,尽管法律和制度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座城市的市民对财富的热爱仍是一如既往。书中的原话是:“赚钱——无论是光明正大还是不择手段地,依然是这个城市的至爱”。-----------------------2、华尔街的“雏形”

年开始,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美国人渐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年,美国联邦政府宣告成立。新生的美国进入了欣欣向荣时期。

需要指出的是,彼时的美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家,产业以农业为主,除了造船业和生铁生产之外,不存在任何超工匠水平的制造业。住在城市里的人,大部分是小店主,佣人,以及律师和牧师等专职人员。大部分生意人是“经纪人”,经纪人在那个时代特指零售商和批发商。

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大规模发行债券直接导致了纽约资本市场的活跃,当年的证券主要是国债,州政府债券和几家银行业的股票,银行主要是美国银行。

供求原理在美国银行股票的发行中再次起了作用。

美国银行的股票在年春开始,但正式认购是在当年7月,正式认购时,1小时卖光,随后股价一路攀升。联邦政府义务持有该银行20%的股份,剩下80%向公众出售,但不允许任何个人持有超过股。这个国家最大的IPO,启动了一轮牛市。

市场交易的活跃,也让经纪人这个行业开始产生混乱。就像如今买房子,不少买卖房子的双方试图避开经纪人,或者不同经纪人在买卖房子的时候进行佣金价格战一样,那时的股票交易,经纪人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于是,年,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在华尔街68号外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佣金价格的卡特尔协议,人们常常称之为梧桐树协议。那棵梧桐树在年在暴风雨中被大风刮倒。

直到25年后,纽约证券交易所才成立,而纽交所的创立者之一威廉杜尔,则是华尔街第一个著名的大玩家,也是股市中阴暗派的代表人物。

------------------------------3、时代人物——内幕交易鼻祖杜尔关于杜尔的故事,年红林就专门写过文章,4个人物诉说华尔街近年的历史,投资与实业共舞才能长久(上)。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上文,本文就说个大概做个介绍。杜尔有钱又有权,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发了财,过着每顿要喝上15种以上的酒、有人服侍的豪华生活;还是财政部部长助理。尽管如此,他对于投资股票的兴趣,要远远比本职工作浓厚得多。他依靠向外释放纽约银行要被美国银行收购的消息,做多美国银行和纽约银行,并且放大杠杆做多,向银行借钱买,向私人借钱买,也挪用财政资金炒。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借钱给杜尔炒股做多的豪门望族中,有人却在做空纽约银行,他们希望股价下跌。当杜尔挪用资金炒股的消息暴露后,他的人生崩塌之路就开始了。一旦杜尔摊上事,之前愿意借钱给他的人,现在不仅不借给他,还催着他还债。很快杜尔就进了监狱,并在监狱中度过了下半生。杜尔失败的教训,主要在于他吹牛B吹的自己都信了内幕信息的事情,并且放大杠杆做多股票。一旦银根收紧,杜尔就走向崩盘。事实上,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银行收购纽约银行的事情,子虚乌有。杜尔毕竟是汉密尔顿的下属,当得知自己的下属犯这么大的事情后。他在年3月2日写道:这种时候,应该有一个区分好人和恶棍的界限,来区分受人尊敬的股票投资者和纯粹的毫无原则的赌徒。如果汉密尔顿生活在今天,他应该发现,直到如今,这个界限依然很模糊。杜尔崩盘的事件,在当时的年代,冲击了金融体系。而在短时间内,汉密尔顿放松了货币供应,有效了平息了一次金融冲击。可惜,汉密尔顿的做法,后来被讨厌一切投机行为的杰斐逊主义者抛弃,美国在此后年缺少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华尔街之后就走上了“狂热—恐慌—修正—狂热……”的循环之路。--------------------------带着杜尔事件的阴影,华尔街送走了18世纪,迎来了19世纪。19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也是中国从荣耀渐趋衰落的世纪。在西方崛起、特别是华尔街大发展的19世纪,我们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作用。1、如果没有华尔街,“直到今天世界上依然没有铁路”19世纪,作为新生的国家,美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一部分归因于美国各州之间没有任何贸易税收等成本,一部分归因于改进人类交通和信息沟通方式的发明。运河的开通,铁路的出现,电报的出现,这些缩短空间和时间距离的新发明,将美国形成了一个超级大型的统一市场,不同市场的贸易和分工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在每一次发明中,将小资金聚集成为大资金来干大事业的华尔街,都起到了推动行业发展的正向作用。囿于篇幅,本文仅以铁路的发展为线索,来叙述那段金灿灿的日子。早在17世纪,人们已经摸索将货车放在铁轨上运输货物的方法,但是直到有蒸汽机的发明等各种要素聚齐,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才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了铁路。斯蒂芬森的铁路一炮打响,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很快被竞相模仿。当时美国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只有美元,而铁路的造价高达每英里3.6万美元。庆幸的是有资本市场的支持。马克思说过:“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再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出自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年。)书中展现了美国铁路公里数和铁路股票数量的双向正向增长。

年,美国有英里的铁路线在运营。有3只铁路股票交易;

年,这个数字达到英里;10只铁路股票;

年,1万英里,38只铁路股票;

年,美国南北战争时,3万英里,铁路股票和债券占据市场三人之一的份额。

铁路对经济发展和华尔街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铁路让人类和货物,摆脱了地理条件的限制。把无数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享受铁路带来的便利。

铁路经济的另外一层意义,在于修建铁路产生了对钢轨、机车、和煤炭等产业的巨大需求,促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工业时代第一批产业大军和百万富翁。

除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外,铁路股票的大量上市,也为华尔街的各位投资人创造了丰厚的回报。那个时代的股市弄潮儿基本都是围绕铁路股票来各种运作。

然而待到铁路四面开花,人们纷纷发现铁路行业容易陷入价格战之后,对铁路的投资就开始趋于冷静,铁路证券的市值也开始纷纷下跌。

按照书中描述,到年间,铁路股票平均损失了一半的市值。而之前对铁路产业一窝蜂的资本,开始对铁路证券避之不及。

“美国铁路债券在欧洲根本不可能卖出去,即使是天使签了字也不行。”一位德国银行家说。

铁路股票的走势也是大部分新兴产业走势的缩影,铁路行业的故事在以前和以后的历史中反复上演:

随着新的商业机会出现,出于对未来玫瑰色的幻想,人们纷纷投资那些尚未开张的公司的证券,股价飞涨;但公司开业和正式运营时,经营困难,股价崩盘。

19世纪40和50年代,人们投资铁路;20世纪20年代,人们投资航空公司;20世纪60年代,人们投资连锁公司,因为当时麦当劳和肯德基成功了。

产业兴起时的上涨,到产业落地后的暴跌,再到行业平稳后的落寞,几乎是大部分新兴产业的投资路线图。

--------------------

2、人物掠影——范德比尔特为何每次总是赢家?大时代,由大人物创造,也孕育着大人物的出现。在整个19世纪,陆续登上资本舞台的角色有靠自己智慧赚钱的趋势玩家利特尔,有擅长操控股市、耍弄各种伎俩的德鲁,也有被迫涉足华尔街但每次总是赢家的范德比尔特。他们的故事,红林在年都专门写过文章做过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下面两篇文章:4个人物诉说华尔街近年的历史,投资与实业共舞才能长久(上)4个人物诉说华尔街近年的历史,投资与实业共舞才能长久(下)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章,红林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利特尔出身贫寒,是独立的经纪人,没有合伙人,不搞内幕交易,他依靠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发财。这样的交易型人才,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也就再也没有消失过,可能没有写书,他们的事迹并不为大多数人知晓,和他类型相似的选手是利弗莫尔,《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作者,利佛摩尔一生破产过3次,最后自杀过世;而利特尔一生破产了4次,最后潦倒在华尔街混日子。德鲁,同样出身贫寒,贩卖牲畜起家,仅会基本的算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创办过神学院。但他虔诚的信仰丝毫不影响他在生活和股市中,耍尽各种阴谋诡计。人生顺境时,德鲁甚至被认为是华尔街的总指挥,一生多次与范德比尔特交手,多数落败。依靠内幕消息、对法官的贿赂,德鲁在华尔街找到过自己的天堂,但这个天堂里总有对手,在他与刚开始是队友而后是对手的古尔德和菲斯科最后一次交战中,以亏损万美元而告终,他的时代终究一去不复返。最后一位是范德比尔特。在本书作者戈登的眼里,范德比尔特简直是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一生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刚开始涉足帆船,做帆船时就很成功,被称作美国最大的“船长”。而后涉足铁路,尽管一生没有修建过铁路,但他购买和收购铁路,而且在与华尔街群狼德鲁、古尔德和菲斯科的交手中,基本都以胜利而告终。刚开始阅读时,是为范德比尔特的果敢和有钱而叫好,阅读几次之后,不免思考,为什么范德比尔特总是赢家?后来仔细分析发现,就如书中所说,范德比尔特从来对股票投机不感兴趣,他只是想涉足铁路行业,以自己优秀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将经营不善的铁路公司运营好,或者和同行业的公司营造和谐的竞争氛围。因此,他和德鲁集团的大战,每次他都是做多,对方都在做空;老范的资金都是基于长期,而德鲁集团的资金都是基于短期。基于实业的长期资金,与基于博弈的短期资金,在理念和格局上,范德比尔特都占了先机,符合股票运营最底仓的逻辑。

也是研究了范德比尔特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投资务必扎根实业,那才是股票虚拟价格的根基。基本面分析是投资股票的最基本要素,研究透了范德比尔特,触动我放弃技术分析,走上价值投资之路。

---------------------

3、“袖珍”股市——美国工业化突飞猛进尽管看似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人的命运也受到华尔街的影响。但其实,华尔街证券市场的规模依然很“袖珍”。根据书中所述,到年,华尔街总量不过54家上市公司,其中包含36家铁路公司,5家煤矿公司,4家电报公司,4家邮递公司,3家矿业公司,1家蒸汽船和1家地产。尽管股市袖珍,但铁路行业的发展和普及,促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工业的发展。19世纪初,美国农业人口占据社会的主流,到了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到了年,这个比例增加到了40%。美国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这些资本的获得越来越依赖华尔街,华尔街融资和撮合功能就在时代的需要下,发展日益迅速,而大批投资银行家也应运而生。摩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摩根先生的事迹,伟大的博弈给予了很大的篇幅,本文就做了个简述。他出身贵族世家,从父辈那里学到了诚信的力量,并把诚信的态度带到了华尔街。他曾经说过:“金钱买不到品德……一个我不能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做抵押,也不可能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按照书中所述,摩根和同时代的银行家,把诚信带到了华尔街,以往的人们往往认为,华尔街和赌场没有任何分别,而从他们那个时代,华尔街慢慢有了良好的声誉。其实,按照红林的理解,摩根开展的业务,是证券公司中的撮合和中介业务,这项业务考验人对相关项目的深度理解,也考验双方对中介人员的信任度,诚信是其中的必要项。而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业务,华尔街离改变自身形象的距离,还很远。带着大亨们都信任的姿态,摩根撮合了纽约中央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和解;说服卡耐基将钢铁公司出售并组建了巨轮美国钢铁公司。所以,那个时代有个玩笑是:

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

一个小男孩回答:上帝在公元4千年前创造世界,但公元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摩根的影响力,还在于,每当美国出现流动性危机时,总统都要问摩根一句:

您的建议是什么?

资本家的影响力至此,也是无限荣光了。而此后随着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依靠个人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19世纪末期,对证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之一是,年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正式上线了,第一天该指数收报于40.94点。见下图:

道琼斯指数的发明人是查尔斯道,他本人还是华尔街日报的创办人之一,其实,早年他发明了两个指数,一个是蓝筹股指数——铁路股票指数,另一个是代表风险较大的道琼斯指数。

而如今,那个时代的蓝筹早就不再代表着时代;而昨日的风险,变成了今日的蓝筹。

从上图指数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早年华尔街牛熊更替的景象。

从40.94这个点位起步,华尔街迎来了20世纪;未来的多年,华尔街又将迎来怎样的精彩,怎样的波动,哪些人物又将粉墨登场。我们下篇文章再做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