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得到一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azw3和mobi格式阅读感觉最友好。打算整理读过和未读过的书,传进来一本看一本,看完一本再传进来一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
这个周末是第一本:《股票作手回忆录》。
今晨反复品味这段话:
要掌握股票交易的基本原理并不容易。我以前常说,买涨不买跌。关键不在于能否抄底或逃顶,而在于能否保证对买进卖出时机判断的正确率和在错误时及时止损的能力。当我看跌做空时,会一路做空,做空的成交价一定是一次比一次低;看涨买进时,会一路买进,而买进的成交价一定是一次比一次高。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我现在买进股票,我先以美元的价位买进股,如果股价在我买进后涨到元,我就可以肯定,我的操作是正确的,至少暂时正确,因为股价上涨了1个点(我注:在美国股票涨跌1美元为一个点,中国的一个点通常是指1%),我已经赢利了。因为判断正确,所以我再买进股,如果股市继续上扬,我还会再买股。比如股价涨到了美元。现在已经够多了,我已经可以持仓了。我这股的买进均价为.7美元,而当前的股价是美元。
这时我会停止买进,持股观望,因为股价涨久了自然会回落,而我想看看股价回落时市场的反应。股价很有可能回落到我第三次买进股时的价位。比如股价回跌至.25美元,然后又反弹,我会在反弹至.7美元时瞬间下单买进股。如果我能以.7美元买到这股,我就知道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问题在哪里?)。这时我会试探性地抛出股看市场如何反应。
但假设我买入那股的时候换一个样子:在美元时成交股,到.5美元时又成交股,照这个差价继续成交,最后股成交于.5美元,我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操作是正确的。
这股的成交方式让我知道我在这个时机买进这只股票是否正确。当然,我必须在操作之前先研究过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公司的基本情况,并确定大势利好。我从不认为可以轻易买进股票,或者买到非常便宜的股票。(彼得林奇同学在这里批注:太便宜买到的股票大多符合它的价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