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但需要正确的投资理念,还需要很多判别企业好坏的能力,以及在股价的涨涨跌跌中保持波澜不惊的心态。
正确的投资理念可以通过看书+思考获得,判别企业好坏的能力可以通过看书+实践获得,而波澜不惊的心态的修练真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最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名投资高手来给自己当教练,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指点一二。
可是,到哪里去找投资高手呢?
投资高手也没贴着标签,见到了也未必认得出,这怎么办呢?
在这方面,太阳火有点经历,可以跟朋友们分享一点儿感受。
第一、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不能指望投资高手。
当今的社会节奏比较快,人们的时间都比较紧张,投资高手们也很忙,他们也有很多事要做。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义务去从零开始教小白学习基础知识。每一个想要在股票市场中赚取收益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要学会基础知识。
最基本的投资理念、最基本的投资常识都要自己去学习。
学习这些内容的途径有:看书、课程、网络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走错路,所以我建议在树立投资理念、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最好还是以看投资大师的书为主。
在这里我推荐以下几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聪明的投资者》《投资最重要的事》、《投资最简单的事》、《股市真规则》、《怎样选择成长股》、《股票作手回忆录》、《巴菲特的护城河》、《安全边际》、《穷查理宝典》、《长期投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则》。
这些书都是精典,如果全都精读可能真得看一阵子,看完了这些书,理念方面应该基本上没问题了。
第二、硬技能也是需要自己边实践边提高的。
当基本理念的问题解决了,就需要学习如何对一家企业进行估值。因为价值投资的根本做法就是:在股价被低估的时候买入,在股价被高估的时候卖出。
于是就需要一个标准:一支股票的正常估值应该是多少?知道了标准才好判断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
但事情并不会这么容易,用哪些指标来衡量股票价格的高低呢?用哪个估值模型来对股票进行估值呢?
每个行业都是不同的,市场给出的估值水平都不一样,每个估值模型的方法给出的结论都不一样,每个估值模型都有自己的局限,用哪个比较合适呢?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建议:要学会联机思考。
我们思考的问题,可能已经被很多人思考过了,甚至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竟然能够如此简单的找到这些思考和答案,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参考一下呢?
在这个时间成为最稀缺资源的时代,能用百度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去麻烦投资高手,他们的时间很贵。
这是对投资高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第三、要能问出有深度的问题、表达有独立思考的观点。
我今天的题目是如何找到投资高手,但文章内容写了这么多,都是在说要靠自己,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当然不矛盾了。
想要在股票投资这件事情上获得好的收益,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是必须的。
有句话说:投资的实质就是认知变现。李笑来说:投资赚的是认知差,也就是说,不光要懂,还要比别人懂得更深入。
一点儿都不懂的人最终是要亏损的,即使一时赚了,也会怎么赚来的,怎么亏回去。
懂一点儿的人,会有赚有亏,看运气。
懂得非常深入的人,大概率是赚的,而且可以赚很多钱。
因为他们懂得深,所以才更有可能下重注,才有可能在别人不看好、割肉离场的时候下重注逆向投资并坚持下去。
一个人对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能够问出有深度的问题,说明他是懂的。懂的人愿意跟懂的人沟通交流,这样的沟通交流能产生智慧。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你想与投资高手沟通交流,还是得拉进跟他的水平差异。
至少,也得让他觉得,你做的事情方向是对的,你是愿意为了投资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思考的,而不是做一个伸手党。
有位高手跟我说,徒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点化出来的。由此可见,多数的事情还得靠自己,没人喜欢伸手党。
投资的技能分为软技能和硬技能,二者是相辅相承的。软技能是很多没有具体标准,听起来很对,但执行起来却经常被忽视的道理;硬技能是财务分析、估值判断等各种可以在课常上学习的内容。
也许并不用两项技能做得都特别优秀,你就已经可以盈利了。
当你具备了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对企业好坏、估值判断能力的时候,再混迹于各种论坛、投资理财群、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自然能分辨得出哪些人是投资高手。
把你思考很久都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拿出来去问一问他们,相信我,很多高手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思考。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愿意学习、愿意思考的人并不多。成为高手的人这么一路走过来,最知道坚持学习和思考的难得,他们多数人会愿意帮你进步。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投资高手是吸引来的,不是因为你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你是跟他们一样的人。
你的今天是他们的昨天,他们就愿意帮你,希望你的明天成为他们的今天,也能成为一名投资高手。
希望学习的路上,有我有你,一路前行,共同实现财富自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nr/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