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讨论区里很火的一个话题,有个网友发了一个帖子说:
“我春节假期这段时间炒股赚了20W,发现自己虽然不是股神但炒股还是有点小天分。实在不想如上坟一样的搬砖工作。我对收入的要求不高。在家炒股还能节省一些费用。可以考虑辞职全职炒股么?”每次看到这样的文字,都很羡慕他们。他们都是很擅长抓机会的人。我有个哥儿们,也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度过了15年的大牛市。给大家讲讲我当时的故事。
当时我还在美国的量化私募做研究员。正好国内A股的大牛市起来了,于是白天在公司交易美国的期货期权,晚上跟他一起研究国内的A股。当时我自认为是职业研究员,经过系统的训练,做投资的表现肯定会比他好。经常高调的给他洗脑,“Hey,you,Buddy,我们要稳健,要风控”
结果我发现他总能找到一些热门股票。买进去之后没几天就开始一个又一个的涨停。每隔几天就跟我说:“快看,快看,哥买的这只股票,又涨停了”。他买的股票我都没听过,一看估值好几百倍PE。我出于职业习惯,不敢选太小的股票,都是选的蓝筹股大盘股。最后除了我心爱的中国南车(当时还没合并成中国中车),表现优异之外,其他都跑不过他选的股票。
然后,15年最重要的事情来了。15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
没错,就是,第二个星期。
15年大股灾来了。
千股跌停,
跌停,
再跌停,
指数砍半。
这时候,你肯定以为故事的结尾是,他在股灾里损失了很多钱。那你就错了,虽然他在最后股灾的阶段略有损失,但是整个牛市过程他是赚的,直接给自己赚了一套房子。接下来,他就用这笔钱在国内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后来房市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知道。再后来他就回到他的一级市场继续他的赚钱人生。(这个哥儿们现在单身,兴趣的小姐姐,可以私信我)
对,15年就是我被一个一级市场的哥儿们跨界过来打脸的一年。有人说他只是运气。但是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些人炒股的运气就是比别人好,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一些特质:
1.机灵。当机会来到的时候,有很强的嗅觉。
2.乐观平和。买完股票,如果股票跌了还能保持乐呵呵的心态。如果赚了很多,也不会头脑发热,会冷静的考虑是不是该卖出。
3.乐意钻研。看好一个机会之后,很有执行力。很快的学习研究了相关的知识,然后快速抓住时机。
4.消息灵通。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消息渠道,能得到有用及时的消息。
这样的人,往往生活上也过得很好。
回到正题。像他们这样聪明的,有天分的人,适合辞职全职炒股么?答案是,NO!只有热爱炒股的人,才适合全职炒股。有天分炒股和全职炒股是两码事。这就相当于很多人说,我在KTV唱歌很好听,能做歌星吗?我车开得很好,能做赛车手吗?
韩寒有一篇文章《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专门写职业选手和民间高手之间的差距,写得特别好,让我直接对韩寒转粉了,分享给大家。这里本来想写一段职业和业余之间差距的文字,但是我觉得我不可能写得比韩寒好,所以就不献丑了。我截取一小段韩寒的文章给大家看一下。
韩寒文章节选:九球天后为我摆球,我松江奥沙利文,还不得好好表现一番。对于这次的较量,我做好了应对的方案。我会多做防守,迫使潘晓婷尽量打远台进攻,等待她的失误,我再一剑封喉,用我的智慧和心态,弥补实力上的差距。想到这里,我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慢慢起身,抄起杆,一个大力开球。那个夜晚,我基本上只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开球。要成为职业炒股人,你需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1.如何找到足够的起始资金。保守估计需要W的本金来支持一个人全职炒股。简单估算一下,巴菲特的年化收益是20%。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炒股选手,如果前五年每年的平均收益能达到15%可以认为非常的优秀。而且,巴老享受的是复利,你享受的是单利,因为你需要把投资的利润取出来,供日常生活开销。另一方面,你需要保留一部分资金做本金来抵御通胀。所以按每年60W收入,通胀再投入5%计算,最低需要W,再考虑不好的年份的波动,保守估计需要W。
2.系统化的训练。职业选手跟民间高手的区别,就是职业选手要保证自己稳定的发挥,而不是灵感来了的时候表现好。
首先需要看足够多的书,这里简单列几本作为范例:
投资理念:《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利弗莫尔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
《原则》达里奥
投资心理控制:《以交易为生》埃尔德
风险控制相关:《反脆弱》,《黑天鹅》塔勒布
《大牛市-》玛吉·玛哈尔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照抄他们的方法,而在于在他们的文字中找到跟你交易中有共鸣的地方,帮助你把自己的交易方法系统化理论化,同时也大大有利于你跟别人沟通交流交易技术。
接下来要阅读各个公司的研报,和新闻,以帮助自己跟上时事。要加入一些优质的炒股圈子,保证自己的信息流畅和灵通。
3.忍受重复炒股的枯燥生活。职业炒股的方法有很多。有国内徐翔式的短线炒手;有像巴菲特一样专注于长线,每天看书不看盘的长线选手;还有一些专门炒作事件的玩家。但是无论哪种操作方法,都是无一例外的枯燥。
徐翔生活中除了炒股,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每天都在钻研股市的行情。巴菲特据说离开了老婆就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像一个钟摆一样,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每天阅读大量的书籍,报表。
4.长熊市中怎么养活自己。股市周期现象很明显。例如刚过去没多久的年,当年公募基金里,只要不亏钱就能进入前三名。年的行情是泥沙俱下,很难在股市中取得正收益。但是如果你能坚持到年,不仅可以把18年的亏损赚回来,还可以获得大约30%的收益。那么问题来了,你如果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让自己度过18年的黑暗时期呢?一方面需要坚定自己交易信心,让自己在大熊市中坚定自己的操作。另一方面,没有交易利润的收入,如何支持自己的日常开销。这对职业投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在开始全职炒股之前,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呢?
最后看完这些,还会想全职炒股么?如果只是想逃避枯燥的工作,会发现职业炒股的生活比其他工作要更枯燥压力更大。如果是因为真心热爱研究和热爱炒股,职业炒股的大门永远是开启着的,祝愿未来股神们股途顺利。
-End-“分享和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jj/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