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我还是要假想一下如果当初我没有炒股,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是怎么样,现在被股票套住了脖子,呼吸不是很顺畅,但是思维还很活跃。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的资产不会那么严重缩水,我的生活质量一定比现在好,我的幸福指数增速一定超过CPI的增速。年如果我用炒股的钱去购房,我就不会被股票折腾那么多年,我现在也财大气粗了,我也是款姐了。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们夫妻一定比现在恩爱,不会有很多关于钱的争吵了,我的儿子能在更和谐的家庭氛围里健康成长,也许他长大了会更有出息。儿子也不会说我“自私、见钱眼开,不关心他的成长了”,我们母子感情也会比现在好。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一定比现在更年轻,我不用天天上网看财经新闻看操盘手软件,我不用在电脑面前受那么多辐射,我的脸色一定还很红润,我的身体一定比现在健康,我的腰肢一定比现在纤巧。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有一晚香甜的睡眠,我不用睡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股票。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工作一定更敬业,我上班不用惦记着股票,我一门心思工作,也许我年年能被评上先进工作者,也许我早就当上了中层领导。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一定会一门心思投入到业余写作中去,也许我早就成了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也许我早就有了一群粉丝,我的博客不会像现在这样冷清了。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的老妈也不会涉足股市,我的老公也不会踏进股市。老妈省吃俭用的养老金现在还乖乖地躺在银行里吃利息,老公的私房钱还可以给我买点鲜花什么的哄哄我开心。他们的钱投了股市,想用的时候钱套着,不套的时候想赚更多一点,结果,本也没了。
假如当初我没有炒股,我一定比现在更自信。一炒股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弱智,我怎么不知道见好就收呢?我怎么总是亏钱呢?别人理财越理越多,我怎么越理越少呢?
炒股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
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意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两条均线定乾坤,一条决策线,一条生命线生命线“30日均线”
30日均线称之为生命线,如果说趋势线--日线是行情牛熊分界线,那么生命线绝对就是波段强弱分界线,如何规避波段风险把握波段收益我们都能从生命线走势中得到启示。当然和其他均线一样,生命线也可用于分时、周线、月线等。
(1)生命线拐头向上挺拔,波段行情看好,大胆跟进
实战范例一:
大家看,大盘从年1月份在点附近生命线一改颓势变得陡峭,这说明波段上涨行情已经开始,临盘坚决加仓,后市大盘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一直狂奔到点。从上图走势来看,只要生命线陡峭向上,回调生命线即构成买点。
实战范例二:
苏常柴,年就是沿着坚挺的生命线不断的奔向新的高点,一年翻了十倍,从上图大家可以看到,真正的波段强势股是不会破掉生命线的,上图仅有两次达到生命线即被反弹了回来,主力操盘手对生命线的依赖和重视可见一斑。
(2)生命线拐头向下要及时减仓规避风险
生命线拐头一旦向下,这说明行情开始了波段调整,虽然行情趋势可能没坏,但波段走势却往往会发生逆转,由原来的上涨趋势变为调整趋势,投资者要及时减仓规避风险。
从上图可以看到,从点开始的调整击破生命线,大盘在点处生命线拐头向下,此时投资者要及时减仓,虽然仅以生命线操作来看还是没能第一时间逃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少损失,从上图看,后市大盘继续跌了点。
(3)生命线的综合使用
实战范例:
大家看,这是A股这几年的日线走势图,如果我们仅以生命线为操作依据可以获取可观的利润,自年点开始生命线一直陡峭向上,只有在年7月份20多天里需要减仓,其余时段都可重仓持有。从上图看年11月从5点生命线开始拐头向下,此时必须减仓,在下跌途中仅有一次加仓机会,其余时间都必须轻仓持有或出局处理。
从上图看以生命线为操作依据可以较完美的获取可观收益,同时也规避了系统风险,但缺点就是没有抄到绝对底部,也没有逃在绝对顶部,想来世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生命线拐头向上时仓位可以提高到八层,拐头向下时仓位一般需控制在两层左右,从实践操盘经验来看,这种仓位控制较为合理。
决策线“60日均线”
许多投资者知道最多的是:10日均线是短线的生命线,30日均线是中线的生命线,日均线是长线的生命线,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作为中线和长线的过度线——60日均线(季度线),也是长线的保护线,而它更大的作用是揭示主力的命门线。
60日均线是主力的命门线,它最大的作用是揭示主力的成本和动向。在典型的下跌趋势末期,如果出现了60日均线方向开始由向下逐渐转为走平,那么必定可以判断该股有主力在建仓;如果60日均线方向向上则代表主力建仓完毕,开始拉升;如果60日均线朝下,则代表主力出货基本完毕,开始下跌。
如果我们手有中60日均线下方的股票,有时候会出现骗线,区别是真和假一般是跌破60日均线后,三天还站不上去,应该注意股票的取舍股票。
60日均线买法的绝技:
1、耐心等待起爆点出现
(1)选择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多头排列的品种跟踪分析
(2)耐心等待起爆点的出现,耐心等待不见兔子不撒鹰
(3)平均线、指标想、均量线三线共振才是最佳的买点
2、耐心等待盘整被突破
(1)选择低位反复盘整的品种跟踪分析
(2)在向上挖坑的时候准备好进场资金
(3)在向上突破盘整的走势的时候全力出击
3、四渡赤水后发起攻击
(1)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行情中还是不断的被复制
(2)在反复阶段性筑底的过程完成之后,梅度二开
4、把握龙回头出击时机
(1)选择60日均线坚挺向上的品种长期跟踪分析
(2)阶段性缩量向下击穿60日均线后往往有机会
(3)再度放量启动常常给你带来操作机会
5、龙伏蛇动经典走势
(1)选择60日均线坚挺向上拒绝下行的品种跟踪分析
(2)耐心等待,突破的时机出现后全力重仓出击
股价在60日均线以上时属于多头市场,股价在60日均线之下时属于空头市场,投资者只有在多头市场里才能盈利。因此,股价上升到60日均线以上的股票才是我们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jj/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