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利老师”的利路修是最近男团选修综艺《创造》的选手,来自俄罗斯的他原本只是经纪公司为日本选手请来的中文老师,却因颜值出众在节目录制前五天被节目组临时拉去当了选手。抱着“体验生活”“一轮游”心态入营的利路修本以为一个月就能结束录制,但三个月过去了,其人气却居高不下,一个月内就上了19次热搜,在最新的公开榜单中高居第12名(本届《创造营》有11个出道位),离他只想下班回家的心愿越来越远。
一心只想回家的利路修到底有什么魔力让“笋丝”(利路修的粉丝名)为之疯狂打投?这次观众逆反心理的全民狂欢背后是选秀的新生态吗?将选秀决定权交给观众,是丰富了对偶像的定义,还是对行业生态的破坏?
让非典型“打工人”利路修下班回家
作者
王海成
责编
李凯睿
在今年的《创造营》中,红得最意外的学员非利路修莫属了。别的学员都拼命在镜头前营业,他却直言想早点被淘汰回去玩手机。这种“人间真实”的社畜态度引发了现实里大量打工人的共鸣,诸多抱着“我在,你必须”心态为利路修打call的“笋丝”,硬是实现了“你一票我一票,利路修天天练唱跳”的伟大目标。
随着选秀赛程进行,利路修开始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热搜榜单中。一些营销文章和广告视利路修为“流量密码”,号召笋丝们加大力度为其撑腰、送他出道。可笔者认为,应该尊重利路修本人的意愿,过度营销不努力的“打工人”“丧”人设会让偶像选拔变味。
试换位思考,利路修素人出身,本不想出道。加入《创造营》的初衷也仅仅是因为“可以拍时尚大片”。利路修的人气来源于激发了大量普通人的共鸣,而非其背后公司的运作。“偶像只是被包装出来的商品”,但利路修算是一个意外——他有自己的想法。在一片“修想跑”的狂欢里,大概只有利路修本人没能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跳出对利路修本人的关怀,其持续走高的人气也可能会对娱乐圈的良性发展造成影响。娱乐圈内凹人设的流量密码从不是新鲜事。本质上来说,人设是观众对自我的一种预期。从前,大家相信自己努力就能够成功,所以喜欢“草根”、“逆袭”。随着观众对奋斗学毒鸡汤的逐渐免疫,人们逐渐转向追捧“打工人”、“摸鱼”等标签。在这样的情况下,利路修给娱乐圈塑造流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诚然,利路修的成名是无意之举,但是在他成名之后,娱乐圈会不会尝试效仿他的爆红路径,继续推出“摸鱼”、“打工人”人设的流量明星呢?团体选秀向来以团魂、热血、积极向上为核心来激励和吸引受众,可利路修却因“不想出道”成为了如今团综热门,确实反常。或许在今后的选秀节目之中,“摸鱼”选手、“意外参赛”的人设故事为了吸引流量变得越来越多。如果练习生努力后收获的成果仍旧比不上利路修随性而为即可“躺赢”,那么这可能会给娱乐圈带来一种错觉:在这个时代,迎合受众需求远比实力更重要。
我们不希望“消极向上”成为可供娱乐圈参考的“典型案例”。今天利路修因为“只想早点下班”出圈,明天就可能会有选秀刻意让选手“丧”来搏出位。我们出于内心的快乐为利路修撑腰,但与此同时,“笋丝”们也不能给偶像走红一个走上歪路的理由。
“民选之子”利路修是选秀节目中观众话语权回归的结果
作者
陈泓昕
责编
李凯睿
在《创造营》中,有一位选手,以“不想选秀、只想回家”而火出圈。他就是来自俄罗斯的、用英语教日本选手中文·因为长得好被拉来选秀·以热爱的动漫角色为名的、叛逆的利路修。一开始不注重造型看起来像没洗头,假装中文不好,躲宣传躲导师躲活动……在人人都想展示一番的舞台上,他选择掩盖实力,只想早点“下班”,一脸被迫营业,却偏偏收获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bb/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