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位乡下青年,读了点书,嫌乡村的生活单调,决定要去城里闯世界。临走时,他向村中的村长请教,村长给了他三个字的忠告:“不要怕”。并讲好等他回来时还有另三个字相赠。三十年后,饱经风霜的青年带着满头白发决定还是回乡村生活。回来时,得知当年的村长已死,心中怅然若失,不知村长另外要赠的三字是什么?村长的儿子转交给他一个信封,说是长者临死前嘱咐交给他的。信只有三个字:“不要悔”。
赌博的故事这是则老故事。中国以前流行赌骨牌。骨牌共有36个数字,从1到36。赌客任押其中一个数字,庄家开牌只开一个数字。如果被你压中的话,1赔35。
且说有位老赌客,很久都没有赢过。有一天,他拿了36个赌注入场,告诉庄家说:“我不想再赌了,但在我收手之前,我一定要赢一次。今天我拿了36个赌注入场,从1压到36,我不可能一个数字都压不到,明天我就收手。”讲完他去上厕所,途中从他的怀中掉了一个红布包好的赌注,庄家乘赌客没注意,偷偷地把这一注收起来,打开一看是12。
赌客从厕所回来,把他的赌济全部摆上台面,但只有35注,另外一注怎么都找不到。他搔着头皮说:“奇怪,我明明带了36注来,另一注掉到什么地方去了?会不会留在家里没带来?”但因庄家开牌在即,回家一趟已来不及,他便说:“算了,只差一个数字,应不会有大关系。”庄家不愿失去这位赌客,便决定这一次开12。赌台上的人全注视着摆在台面上的35个小红布包,打开第一个包,压12,第二个包,压12,……35个小红布包全压12!庄家就此破产。
小偷的故事从前,有人以偷为生。小偷的儿子有天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像你一样以偷为生,你教我怎么偷东西吧!”小偷看着儿子那副尖嘴猴腮的模样,好逸恶劳的个性,心想若不学偷,这个孩子日后或许会饿死,便答应了。
一天晚上,小偷带着儿子到了一幛大房子前,在墙上挖个洞,爬进大房子。他们找到储存间,小偷便叫儿子进去找些值钱的东西。儿子一进去,小偷便在外面将储存间的门锁上,同时跑到天井大喊大叫,吵醒这家人,随即,小偷便从墙上的洞溜了出去。这家人知道遭了盗窃,全家都出来查看。当他们看到墙上的洞,便以为小偷已经溜走了。此时主人便叫佣人点上蜡烛到储存间看看不见了什么。小偷的儿子在储存间千万遍地咒骂他的爸爸,当他听到有人要到储存间查看,更是吓得腿都软了。但他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躲在储存间的门后。佣人一打开储存间的门,小偷的儿子冲出来,一口所吹熄蜡烛,推开佣人,拨腿就跑。这一家人便大呼小叫地在后面开始追。在逃跑的路上,他看到有口池塘,便拾起一块石头丢到池塘里,在这家人围在池塘边寻找偷儿“尸体”的时候,小偷的儿子已回到家里。
他正想指责爸爸的残忍,爸爸已先开口了:“儿子,告诉我你是怎么回来的?”听完儿子的故事,小偷说:“孩子,你已学会怎么偷东西了。”
朋友,你开始看这本文,准备玩全世界最刺激的游戏并要成为专家时,我要给你这样的忠告:不要怕,也不要悔;玩游戏之前,先搞清游戏的规则,面对人为操纵的赌局,一定要摸清对方的心理;最后提醒你,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市场利润总是隐藏在出人意料的方面。不管这种变化来自什么——技术的或政策的或投机性的——总之,这种变化的可能是存在的,对专业投机作手来说,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这种可能,否则一旦出现了这种未预料的变化,只怕会进退失据,大亏损往往来自这种情况。
简单的说,作手看的实际交易结果。策略的关键是可以简单明确的执行,并利用高收益风险比来获取最后的利润。在市场上呆了十几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市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很多人把老是赢钱的专业投机者认为是神,一定具有超过大众的预测能力,一定知道哪里是底哪里是顶,一定知道明天哪个品种涨。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专业投机者生活在概率的世界中,对任何情况都有准备,不拘泥于一方。其实,投机活动的预测很简单,三种可能:涨、跌、平,知道针对不同情况指定相应的交易计划就可以了。再给出具体的位置,就是相对完整的交易计划了。
比如现在的市场,连续大涨点后,怎么办?头脑发热的认为大牛市来了追涨,和一相情愿的认为只是反弹,还要跌到0点、点等不负责的想法都是不符合专业投机思维的。如果已经在场内,并且仓位不轻,无论是被套的还是在低位进的,现在重点的策略是如何应对这突变的市场。
好的策略最核心的不是考虑怎么赚尽量多的钱,而首先立足于怎么控制风险,在综合考虑了多种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可能达到多重目标的策略,始终给自己的仓位足够的弹性,这样才是专业投机者所为。
专业投机作手做策略的立足点有三个: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风险。
只有控制好风险才能考虑如何扩大利润,否则一旦失控就有被消灭的可能,这点在做杠杆市场时更明显。
取得年世界杯冠军的法国队被称为没有前锋的球队,但就是坚固的防守保证了在不利情况下,不输;一旦有利,则肯定赢。这和投机活动十分类似。
符合投机大法的前提:先保证自己活下来。在市场对自己仓位不利的时候,小赔;当市场对自己仓位有利的时候,至少小赚,争取大赚;在小亏小赚平衡后,少数的几次大赚,就将大大提高你的赢利水平。从这个实际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交易不需要预测点位的神,只要知道在出现什么情况下怎么做,就一切就可以了。
借用名句:预测还是策略,这是个问题,你选择什么呢?
自投机市场发展百多年来,围绕投机发展了无数派别、无数理论,归纳下来无非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多年来两派争吵不休,但谁也不能取代谁。
盖因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分析都涉及到投机活动的某方面特征,而都没有全部说清楚,正如盲人摸象一般,摸象腿的看不起摸象腹,其实,都陷入了画地为牢的困境。
基本分析讲究的是投资品所代表的内涵价值,其内在哲学基础是市场价格常常是不符合企业价值的,当市场价格过分低于企业价值时,投资机会就来了,因为市场终究会反映企业价值的。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
在基本分析来看,内功深厚的人恰如企业价值高于市场价格,而短期的投票数(交易情况)并不是获利的根本。技术分析潜在的投机哲学是,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所以通过观察价格波动往往可以提前知道该怎么操作,至于是什么原因使得价格波动则不关他什么事。这两派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估计还要持续下去。
其实就我们看来,基本分析也好、技术分析也罢都是投机的工具,我们作为投机者千万不可预判立场,因为偏爱某工具而忽略了我们要真正对付的东西——市场,给我们带来利润不是某工具,而是市场本身。
客观看待工具本身,有助于我们以中性的目光对待投机本身。不能因为我们认为技术分析对,就抵制基本分析,反之亦然。
投机在任何时候都是面对三个问题:交易什么、什么时候交易、交易多少,在双向市场中还要外加一个问题:交易方向。把投机这三个“原色”好好调调,可以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利润。
投机三原色其实也是投机中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无论是哪方面照顾不到,结果都不美妙。忽略了“交易什么”,认为任何品种都是同质的,容易陷入单纯的技术交易者的状态,虽有部分似乎是成功者,但真正完全靠技术交易者取得大成功者十分罕见。
忽略了“什么时候交易”的一般都是基本分析者,即所谓的Holding一族,口号是:买入持有。这类交易者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一旦股票价格波动不利时,Holding就是其安慰自己的利器,不肯认错是最大特征。而往往基本面的变动需要相当长时间,等消息明朗时,往往已经跌的四脚朝天,如果再加上融资买入,基本就是提前宣判死刑。
忽略“交易数量”者,往往只知道买和卖,不知道轻重缓急的区别,进出都是一个数量,犯此问题者一般有两类人,一是胆小者,不敢重仓,好的可以赚点菜钱,差的就是慢慢亏死;二是胆大者,往往十次赚的一次亏完,这我们有亲身体会,见过一做期货者,10万资金,连续满仓5次赚到万,第六次赔光。投机市场需要聪明和勇敢,光是勇敢是要死的,光是聪明是做不大的。
但是如何调这三色呢?
有三个工具恰是三把有用的刷子:基本分析对付“交易什么”、“交易方向”,用基本分析来寻找好标的;技术分析对付“交易时机”,资金管理对付“交易数量”,简单可以称为:双层过滤、双重保护。这要求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交易,不受自己情绪影响,就我们的经历看,做到这点相当不容易。
我们曾戏言,投机是泯灭人性的活动,因为投机市场能够充分暴露和放大我们人性中贪、怕、懒三个最大弱点,而不能克服这三个弱点几乎是不可能成功。
先申明,任何交易体系都有弱点和盲点,十全十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幻想追求完美的圣杯是不可能的。
使用综合了投机三原色的交易系统的投机者需要的前提是:我们会犯错误,所以在我们错的情况下怎么控制损失就是交易系统的问题。
无论是选择股票的错(或分析出错)、还是交易时机不当的错误,我们都会犯,但一定要知道如果错了,我们怎么办,必以策略应对之。采取了专业投机策略的人,不会在最低点满仓赚取这波利润,但可以做到在风险水平可控制的情况下获取满意回报,长期坚持下去,几乎想不赚大钱都难。
在投机三原色中,发挥任何一个方面到极至的都可以成为大赢家,当然如果能综合成一体,大概可以成为更大的赢家。先看几个例子:
基本分析的顶级人物:巴菲特,以最简单原则分析最容易看清楚的企业,并等到合适价格出手,成为投机首富。但不忙定论就是基本分析好,巴爷成功有其有利因素,不是普通投机者可享受的。秘诀就是大量的保险无息、低息浮存资金不断流入,可以做到即使短期买入股票后价格继续下跌,他可以不断以更低价格买入,这相当于他不用考虑资金管理问题,不会担心其持仓价格波动风险。如果剔除了保险的特殊浮存资金作用,他的年复合增长率大概是12%,远不是传说中的20%。他买入的品种经常出现继续下跌50%的情况,一般投机者是无法承受如此损失的。
技术分析的顶级人物:李伏魔Livermore,20世纪初的宗师级交易者。三次破产,三次起伏,创造了无数辉煌,可惜最终死于破产。结果不能否定其辉煌成就,在那个时代,李伏魔是个符号性人物,仅凭信用就可以筹集足够资金,是人们对其交易能力的极度信任的结果。他的成功来自其独特的盘感和市场价格波动敏感性,其失败恰恰来自于其犯了几乎所有技术交易者的共同问题:资金管理。传奇期货交易大师斯坦利·克罗十分推崇李伏魔,称其为未谋面的老师,有趣的是,克罗一样在资金管理上不擅长。
资金管理往往是作为辅助工具出现,但就象菜里的盐一样,缺了它是不行的,什么时候放、放多少更是一道菜好坏的关键之一。
成功交易者大多有完善的资金管理方法,这也是其秘而不宣的核心优势之一。没有单独靠资金管理成功的,毕竟资金管理是控制风险的手段,本身不会带来利润,只能避免大失败,和在有利情况下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原色的交易系统最大好处是:在风险可控制水平下获取最大利润。如果我们选股出错,交易体系部分可以屏蔽我们无限坚持错误的情况发生;如果我们选股没有错,交易时机出错或不理想,资金管理可以使得我们尽量短期少赔或小赚,在有利情况下再大赚,不会出现愚蠢的冲动交易;如果我们选股、选时都正确,资金管理不是很恰当,往往不会出现致命问题,毕竟正确的情况下,差别只是小赚和大赚之别。
重要的不是你看对还是看错,重要的是看对时,你赚多少,看错时你亏多少。投机之道尽在此。
彼得林区曾说,如果能找到预测上涨的线图,那我就能找到更多相同的线图,但他的发展却是往相反方向。线图只是辅助工具,不是全部。说得甚是,如果线图就是全部,那股票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套进公式就可以了,不是吗?线图是人类交易该商品的心理状况、资金状况等等的累积。但是显现出来的是价格、成交量、k线、各种指针,而在这些信息里面,决定你的动作的只有两个..买进或者卖出。
线图的右边是最迷人的;线图的左边是最清楚的。会涨的股票的条件都一样,但是一样条件的股票未必会涨。买卖之间,需要一点看图的实力,买卖之间,也需要一点运气。
有人说,如果每一波都让你抓对了,那股票有什么乐趣可言?好奇怪的一句话,我们操作股票不就是希望每一波都做对的方向?不就是追求可以低买高卖的转折点吗?每一波都抓对有什么不好?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其实,认真想起来,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一个点位都抓对,十次里面命中个七八次已经很不错啰!如果能够波波都对,包括点位也都对,那么早就是超级大富翁了,股市真的没什么好玩的。因为都在你的手掌心了嘛,还玩什么。
看对了,高兴一下,看错了,检讨一番。对对错错之间,如何让对的时候多赚一点,错的时候少亏一点,年终结算的时候,盈余多一点,也就对了,如果每年都能够盈余,那不就是对了吗?
回档是好事不是坏事,让有获利的人跑一趟,让空手的人有机会买,不是皆大欢喜吗?过高回测颈线不是很正常吗?你是不是磨拳擦掌准备承接了呢?承接点还没到,请耐心等待,这是比忍功的时候。
能赚能守,才是赢家。一波上涨会创造很多赢家,但是一个点的回档,会让很多赢家变输家。差别在哪里?真正的赢家知道要跑,假的赢家只会享受帐面上的利润,空欢喜而已。
底部让一点,头部让一点,中间多吃一点,操作就是这样ㄚ。做股票:一、工具要单纯;二、想法要单纯。
短线操作靠等待,长线布局靠忍耐。
指数和个股的操作哪一个比较好?我想多头格局和盘整格局里面可能个股操作会比较吃香,因为我们有特别的寻找稳定获利的选股方式,可以选择股票操作,而期指有如锁股操作,你只能在这唯一的商品上跟着节奏走,碰到盘整或者关卡也只有干瞪眼的份了。但是在空头的时候,期指就比较吃香了,因为空头时买多必套,放空不易,期指的操作就比较简单。
有些股票是买了就上,有些是要慢慢布局等待发动,想要买到买了就上的股票,要等待回档的好时机,要买到长线安稳的股票,就要买了然后忍耐。有些股票长期处于低档,这些股票迟早要发动的。
买进的方式有两种,逢低接,转强买,本人操作法属于后者。
能赚能守,才是赢家。大多数的投资人,只会做多,因此当股市上涨时,多数都能赚钱。可是赚钱也要守得住,才能成为赢家。获利唯艰,守成不易啊!当一个多空轮回,很多人会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获利,甚至反胜为败的不在少数。如果只是入宝山却空手而回,或入宝山只得铜铁的,还算幸运;悲哀的是那些没有基本功夫,没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摊平,逢回加码的错误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杀,就黯然断头出场,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因此,股市的赢家,并不是出现在股市上涨之时有多少获利,真正决胜负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余年,我见过太多次“涨两千点没几个赚钱郎、跌五百点个个住套房”的多空轮回残酷事实。因此,谁能够避开下跌,实现获利,留住大部份的资金才是赢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准趋势,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获利的,终将是个中高手,最后的大赢家。
股市,大盘也好,个股也罢,常常超涨超跌,超涨时,固然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但股价一旦反转,没有适时的避开,也会让人剥掉好几层皮,好几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档,不知道要跑,到最后肯定是白忙一场,纸上富贵而已。做股票,卖点比买点重要。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父。当危险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卖。不管对错,先收回资金再说。停损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手中握有资金,就有主动权,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要确保利润,或抽回老本,最关键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险。当大盘由多头转为盘整,就可渐渐出场,不贪最后高挡,留一些给别人赚,同时也把风险留给别人,最慢也要在由盘整转成空头走势之时,全部退出。而个股,若股价在高挡,18日均价走平时,股价若是有两次跌破6日均线,大概高点也不多了。该是出场休息的时候。能闪过下跌,才可确保获利,成为赢家。
每次下跌,都是财富重分配的机会。而要掌握此机会,唯有能闪过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实力,才能在低档时,有能力大买,才能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回档就是找买点。多头回档就是买点加码?看到这两天这种跌法你真的敢买?还是夺门而出?人性如此,有时候,真的会让你买到手软,跌到你不敢买。会看18日线的知道18日线总有一定的支撑力道。k线就是路旁的路标,你可以忽略路标,也可以重视路标,只要不是飙过头之后才想到,刚刚明明有警告标示就好了。当市场的成交量抢抢滚的时候,往往也是主力大户最好偷溜的时机。
多空一线间,上涨就是看支撑。任何技术分析都是一种规律统计。我们从大量股价运动现象中用统计的方法,总结出一些规律,以此来帮助自己判断价格趋势的方向是改变还是继续。但是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这个关键,转而把技术分析当成预测价格会波动到某个具体位置的武器,并且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进入这个市场,就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上涨找支撑,下跌找压力,不要弄错这个趋势操作的大原则,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调整持股,已经转弱的要先调节,仍在强势的续留,随时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弹性。太贪,不好,太怕,也不必。低档区能买到,高档区能卖掉,人生一大乐事。罗威说股票下跌看压力,上涨看支撑,只要认得两种操作方法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利。多头回档涨买点,空头反弹找空点。目前的18日量价是多头格局,你该如何操作呢,到18日线转强,你买进去就对了。看图来期待、预测是可以,一厢情愿就太固执,我们还是照着方法做比较妥当。多空总在一线间。高档大量总非福,黑k吞噬更是祸。
-END-
文章来源:股经纵横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bb/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