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作手回忆录版本 >> 正文 >> 正文

我在班

来源:股票作手回忆录 时间:2021/2/10
币圈刘德华:

多分享,有好处。

这是我年的第10篇文章。最近,我很忙。在忙能够上新闻联播的事情但,我依然报名参加了《笑来写作训练营》,一个也许是地球上最牛的写作训练营。为什么报名呢?因为我意识到写作很重要,重要到不能再等了的地步,而《笑来写作训练营》是能够从底层提高我对写作的认知,能够让我“开眼”、“开耳”的训练营。我要好好学习。为了督促自己学习,我申请当了小组长。

1

前天助教找到我,希望我在班级群做一个分享。

为了不辜负助教的期待,也为了锻炼自己,我接受了任务。

我决定分享一些对同学们有用的东西。

我思考了一下,决定分享我在投资方面的踩坑经历。因为我认为,成功的经验远不如失败的教训对别人的帮助大。如果我的分享能够让同学们少踩坑,那我的分享也就有了意义。我的踩坑经历确实挺丰富的,几乎不用准备。但我还是做了一些准备:提前在脑海里打着草稿,一下班赶紧奔回去以免误了时间。

2

我分享的题目是:宏哥韭菜之路

感谢布巴给我做的图片,几乎和我本人一样帅,哈哈。我分享了自己的四段投资失败的经历,分别是房产、基金、股票、数字货币,最后把投资与写作相结合,进行了收尾。整个分享大约一个半小时,按照之前的思路,层层展开。我全程手敲,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饥饿,心里只想着网线对面的多个同学。分享结束后,群里的多位同学对我表示感谢。他们说感谢我自揭伤疤的、如此真诚的分享,还有好几位同学加我为好友,愿意和我链接。助教也觉得我的分享“特别好”,她说:感觉宏哥在那头泡着一壶茶,清清淡淡深深刻刻的聊着过去的故事。其实我更要感谢大家。感谢助教。如果不是因为要分享,我是懒得去回忆这些经历,更懒得把它们整理成文字,尽管整理的过程是最好的反思过程,但我却一直没这么做。

我真的建议大家多分享,

一是通过分享倒逼自己去思考、去整理,

二是多分享,你才能被更多人看到,才能和更多人发生链接,然后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事发生。

3

因为我觉得我的分享有些价值,所以我整理如下:

我是7组阿宏,年纪轻的可以喊我宏哥。接下来的2小时我陪大家读过。

快过年了,给大家提前拜个年。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聊聊我的“韭菜”经历。谢谢布巴给做的海报,跟我本人几乎一样帅。

海报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奈何江湖险恶又复杂。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0年来到北京读大学,07年毕业,然后留京落户。我的韭菜经历包括:房产、基金、股票、数字货币。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买房错失良机

我08年拿到户口,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要买房。那时候我比较愚钝,没动过买房的心思。一是我自己没有多少积蓄,二是父母能够支持的钱也很有限,三是那时候我住在单位宿舍,租金一个月不足百元。

但我有一个同事,他的买房意识就很好。有一天,他找到我说:下班没事的话,陪我去看个房。我那个同事也是普通家庭,家里也没有什么钱。我俩骑车从北京的长安街骑到了北京南城丰台那边的一个小区,骑了至少有10公里。到了小区,我这个同学没看上,觉得小区周边环境不行。他决定再去好点的小区看看。后来,这个同学在北京的繁华地段西直门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单价2万五,现在十几万。当然这是后话了。

08年那时候关于买房的事情,我和家里说过,但我们一致认为:

1.得选个好地段

2.至少得八九十平米吧

3.温总理说要调控房价,咱们再看看。

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先攒钱。

其实那时候在北京是可以找到单价几千元的房子,只是我们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甚至没有意识到要重视买房这件事。对了,还要一个原因,那时候我单身,没有因为结婚需要买房的压力。

我的一个同学因为要结婚,小两口两家共同出钱,09年时在北京的北二环买了一个和他俩年龄差不多的房子,50多平米,单价1万六。买完房后,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我当时真的没看上,小红砖楼,楼道脏乱破。现在的我才知道当初的我是多么“无知”。因为后来我买了一个远不如这个房子的房子。我同学这个老房子,几年后学区概念火了,竟然是北京几大著名学区房之一。

那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就是自己傻,却以为自己很高明,以为别人很傻。

后来看了笑来老师的书,就是“镜像世界”。即同一个事情,我们看到的竟然截然相反。

我还有一个同事,当时拉我去买公寓的开间,我也没看上。因为那个开间很小,只有40平左右,我心里一心想着一步到位。

就这样,买房就此搁置。好在我还有一个姐姐。

大约09年下半年,我姐建议在合肥投资一个房子吧,首付只要十几万。她住在合肥,对市场有点敏感度。家里研究后,在合肥算是买了个房。合肥的房子后来也涨了价。

我最终是在11年在北京的丰台区买了一个50多平米的房子。那时候我家里人觉得,我毕业好几年,得张罗着找对象结婚,而没房子不利于找对象。于是卖了合肥的房,买了北京的这个小房。只是,北京从09年已经缓慢上涨,10年又暴涨(直接翻倍)。如果我在10年买房的话,能够买到11年两倍大的房子。如果09年选择在北京先买小房,然后置换,结果也会更好。

当然,只是懊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要反思。我之所以没做出好的决策,是因为:

1.我认为买房这事没那么着急,潜意识里是没觉得买房这件事很重要,也没觉得很紧急。

2.我自己的敏感度不够。身边的同学、同事买房的事实,居然没有刺激到我去思考。

3.对是否买房和何时买房,没有科学的决策流程。只是家庭讨论,没有寻求外援,比如找真正有见识的亲戚朋友去咨询。而且几个所谓的决策依据,也是经不起推敲。

我绝对算是一个韭菜。

对韭菜,我这里定义为:不能正确思考的人,都是韭菜。后来我又买了第二套房子,还是没有吸取教训,这次的问题是追涨。这里不细说了。

二、买基金赔钱

08年,A股一路高歌,登上点。几个炒股的同事,据说都赚到了钱。听同事说,现在是牛市。那时我是首次接触到投资市场。又听同事说,股票风险大些,基金稍微稳妥一些。我于是开始上网看股票、基金的文章,看到网友们和大V们几乎都认为股市会再创新高。我决定也去试试。我那时还是很“谨慎”的,打引号的。

现在看来就是傻。明明已经很高位了,我却没看到风险。居然还自作聪明的认为,我选基金,比那些直接买股票的人风险小多了。只看到可能的利润,没看到风险。这不就是所谓的“半吊子”吗?

然后,我发现我一个“韭菜”居然左右了市场。我投入的几万块居然让A股灰飞烟灭。甚至连全球都金融危机了。这次经历,显然没让我长记性,接下来我又遭遇了一次失败的股票投资。

三、股票投资失败

休整了2年,10年我开始受同事的影响,开始炒股。这次比上次强的地方,我开始看书了,上次还只是网上看文章。我看了公认比较经典的投资入门教材,比如《聪明投资者》、《穷查理宝典》、《股票作手回忆录》,还研究了彼得林奇,还读了基本讲K线的书。我觉得我这下应该可以了,我都懂这么多东西了。

我进入股市,一上午就赚了1%。嗯,是的1%,但我觉得还不错,总归是赚了。我觉得这支股票属于xx板块的龙头,有潜力。半天就1%,我如果这支股票赚20%,再选一只,再赚20%,这样没多久我就该发财了。世间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没赚到10%,我就被套了。

我想,我忘记了要分散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哎呀,关键时刻咋就忘了呢。于是我决定,分散到几只股票。然而,并没有卵用。

我“精心挑选”的几只股票半死不活,偶尔有一只上涨,但另外几只在下跌,整体还是下跌。我开始和同事讨论,请同事荐股。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又换仓。折腾来折腾去,因为要在北京买第一套房,割肉出局。

四、数字货币投资大亏

前两次,我总共只赔了不到5万块,没让我肉疼。数字货币投资让我赔了比较多的钱,也因此促使我最终摸到了投资的门,算是走在正确投资的路上。

前两次,我从“无知”到“以为自己懂了”,这一次从“以为自己懂了”到“以为自己真懂了”,但其实还只是我在想当然。

我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bb/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