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君子豹变
记得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种树与种粮》,或许是前期思考的深度不够,未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天写这篇文章源自于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与他的儿子安德鲁的对话,结合最近几天正在读一本书籍《李光耀观天下》的一些思考,重点聊一下有关交易中的一些个人体会。
前几天一个同学聊天说他的同事最近开始炒股票了,因为在体制内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身上也有些积蓄,存银行利率又太低,在身边人的影响下就开始学习炒股。股龄一年有余,前期也是谨小慎微浅尝辄止,也赚到了一些运气的钱,自此就非常迷恋技术分析。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人进入股市都是从技术分析开始,因为技术分析的底层逻辑是数理统计,像均线指标、布林通道这些常用的技术辅助,大概只需要中学的数学水平,普通人稍加研究就能上手。
今天我们说炒股的门槛低,除了资金要求低(据统计A股资产在万以上的投资者占比大概不到3%),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技术分析的门槛低。今天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没有必要去嘲笑任何一个趋势投机者,因为曾经我们也是如此走过来。且不说巴菲特研究过技术分析,A股著名的但斌,年进入股市时也曾是狂热的技术分析爱好者。今天以投资茅台而发家的唐朝,最开始是用技术分析炒期货,最后是破产后才转行做股票。很多大佬的陈年往事都没有那么光鲜,毕竟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出生于年,年他和戴维.多得合著的《证券分析》问世,才宣告了价值投资的诞生。
年我在期货公司担任金属研究员职位时,也几乎扫荡了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所有技术分析的书籍:《股票作手回忆录》、《海归交易法则》、《以交易为生》、《投资生存战争》、《江恩理论》……,那时候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在谈论什么?动不动就喜欢拿技术说事,画一些支撑线压力线,乐此不疲……,市场里有一句话叫“研究不够、技术来凑”,今天你去看很多研究员写的报告,仍然还时不时穿插一段技术术语,究竟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单独聊个人投机的历史,从年开始已经快十四年。这十几年的打磨我的技术分析水平怎么样?实话实话一般般,但是这几年在期货交易上每年都还能赚些钱,所以谈论交易自认为还是有资格的。今天在我看来,最好的技术分析书籍还是杰西.利弗莫尔的经典之作《股票大作手操盘手》,这本书是利弗莫尔在职业生涯的晚期之作,不久后患上抑郁症的他选择了开枪自杀。
利弗莫尔的交易原则总结起来有三点:1、以最小阻力位确定交易大方向;2、在关键点位建仓或者加仓;3、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年出生的利弗莫尔中学辍学,十四岁就进入股市,不到三十岁就成为百万富翁,年美股大崩盘曾盈利超过一亿美元,前后共经历五次破产,晚年亦留下大笔财富,纵横华尔街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五十年之久,直至六十三岁自杀。今天我们以“天才交易员”的名号送给他,的确实至名归。
除此之外,利弗莫尔还有两大贡献:其一是以基本面和宏观研究为底层逻辑,使得趋势投机有了依附的载体;其二是盈利后要出金兑现利润,而不是把全部资金继续放在账户。第二大感悟是利弗莫尔终生的遗憾,也是刻骨铭心的感悟,说遗憾是他此前并没有践行这一准则,说感悟是晚年的第五次打击并没有让他彻底破产,他自杀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抑郁。今天我们很容易读到这位投机大师的著作,也能够吸收他交易的精华,特别是“盈利出金”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后来去一家私募公司,老板的思维本质上也是一种“基本面投机”,这和今天的菜鸟们看图看线的投机还是有本质区别。看图看线的底层逻辑是纯数理统计,通过趋势线的边际变化来预测和跟随趋势,它把技术分析完全等同于纯交易的博弈层面。基本面投机是更高一维的投机,它建立在宏观大视野和行业和个股、商品分析的认知逻辑中,辅助于趋势交易的灵魂。
基本面投机有点像“中庸之道”,刚好最近读《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地处于马六甲海峡的要塞,身为华人的李光耀选择以包容开放之势迎接西方主流文化,把英语作为国语,引进西方的法制,同时发挥华人的勤奋拼搏精神,使得新加坡在年独立后快速崛起。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身为小国的新加坡更是把“左右逢源”的中庸精神发挥到极致,在中美大国博弈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与契机。
虽然这几年投研的主要大方向在价值投资,然而期货是我的老本行,也是维持现金流的重要战场,无法割舍。加之过去几年做研究员的积累,也渐渐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的基本面投机风格。现就归纳总结的一些原则与风险规避做个概括:
六大交易准则
1、以数据分析为前提(研究的品种),确定多空大方向。
2、参考现货层面和技术指标,选择合理时机(注:很有难度)。
3、仓位管理,个人认为维持30-70%之间的仓位可以兼顾进攻与防守。
4、以中期周度交易为主,合理控制交易的频率。
5、设定止损与止盈(根据个人的承受、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衡量)。
6、盈利出金,亏损复盘,适当空仓休息。
由于对期货交易的要求不高,主要还是辅助于价值投资做现金流管理,所以期货投入的资金不超过资产总额的20%,本质上来看期货主要还是用来解决吃饭问题。当然首先要说期货因为杠杆效应的存在,对择时和资金管理的要求比股票要严苛许多,其次期货市场总体还是一种博弈思维,大大提升了交易的难度。
九大规避风险
1、不做左侧交易,要忍耐等待。
2、夜盘平仓后,不开新的仓位。
3、不熟的品种少参与、不重仓。
4、止盈止损不可动摇,不抱侥幸心理。
5、节假日空仓。6、如果犯错止损,先停止交易,复盘、反思,直到彻底搞明白错误的根源再入场。
7、可做可不做的交易,不做。
8、耐心等待心中的价格出现,宁缺毋滥。
9、当持有的头寸感到特别不舒服和难受时,大概率是方向错了,应及时平仓。
以上的坑都踩过,有些甚至亏过大钱,把它提炼出来就是告诫自己避免再次犯错。在过去的文章中曾数次总结过一个理念:善输者赢。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白了在交易体系不成熟时,输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输要输得清楚明白,要从输中不断复盘、总结归纳。交易和投资一样,一定要经历过“遍历性”才能清晰地认知自己。行万里路,不如“阅行情无数”,岂是虚言?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属机构的观点,请各位读者谨慎采纳。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果你是冶炼、加工、贸易、终端与投资类企业,我们有更多专业咨询服务,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jiquandao.com/hylbb/10016.html